信義之忍 10 發表於 March 2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9, 2008 ●商鞅變法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前361年在秦國實施的改革.對秦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奠定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基礎。●熙甯變法(王安石變法)對于王安石個人自古以來褒貶不一明代楊慎的《鉛丹錄》對王安石極盡毀謗之能事,謂為“古今第一小人”然近代的梁啓超贊之曰:“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對於王安石變法,有人說正因為他的變法才加劇了北宋的滅亡,也有人說他的新法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培養了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值得一提的是,青苗法和市易法實為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雛型,免役法堪稱“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戊戌變法變法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目的是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 ( 尤其是慈禧太後 ) 的反對,加上支持新政的光緒沒有實權及經驗不足,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于在舊有體制下進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並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李悝變法戰國初年魏文侯當政時,于公元前422年,任命李悝為相,實行變法。主要內容是,“盡地力之教”和實行實行“善平籴”的政策,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故很多人認為他是法家的始祖。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六篇《法經》更成為商鞅變法內容的藍本。●洋務運動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為尋求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問題,遂于1860年代至1890年代,統治階級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主張利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發展工商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的改革,其主要內容是一種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制,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王莽變法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制為名恢複“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複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有人就說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慶曆新政慶曆三年(1043年)九月範仲淹等人上呈《答手诏條陳十事》,進行改革。主要內容澄清吏治,富國強兵,講求法治●張居正一條鞭法一條鞭法”是明代嘉靖時期確立的賦役制度,由張居正于萬曆九年推廣到全國。主要作用在於促進了貨幣流通的發展農民的負擔減少,自然推動生産力。松弛了傳統的人身依附關系,稅收開始轉為以資産計征,使賦稅負擔趨于合理。無田者則無須履行賦役。●雍正帝攤丁入畝攤丁入畝起與康熙朝晚期,最早在廣東實行,並大體完成于清朝雍正帝統治時期,的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並入土地稅。使得無産者沒有納稅負擔,對于清朝人口的持續增加、減緩土地兼並、以及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推恩令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于中央政權的侯國。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余城,小侯不過十余裏”。●清末新政清朝末年自上而下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自1901年開始,在慈禧太後的默許下,清政府平靜地進行改革,實施了1898年戊戌變法提出的大部分改革方案,成為現代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卡塔納 10 發表於 March 3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30, 2008 我投北魏孝文帝 能夠讓生活習慣 國家制度都有大的轉變這種情況大概也只有集權的君王時代建的到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信義之忍 10 發表於 March 30,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30, 2008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雍正帝的“摊丁入亩”,减轻农民负担,放鬆了人身依附,為城市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為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创造条件。該法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信義之忍 10 發表於 March 30,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30, 2008 曆史上任何一次變法,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商鞅變法的確取得了成功。幫助秦國統一天下,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他變法的一條“燔诗书而明法令”,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一些優秀文化的典籍的毀壞,以及嚴刑酷法與輕罪重罰也最重導致秦國的猝亡。且他的變法不重視教化,不符合和平時期的治世之道,孔子說,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教育很重要,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良策。歷史上的變法都有其成功和不足之處,很值得我們拿來借鑒和提防重蹈覆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藍色月全蝕 10 發表於 April 1,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1, 2008 我倒覺得商鞅變法是唯一一次成功的變法只有這套變法,後來成為一個國家百年以來的重要準則但是其他變法行動的內容,幾乎內容都優於商鞅,然而常因為無法得到當代人的贊同而失敗這點十分令人惋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這種事 12 發表於 June 26,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6, 2009 杯酒釋兵權不知道算不算呢???不過其實變法歷史上承認成功的好像只有商鞅變法吧!!!雍正的攤丁入畝不錯 但是士紳反彈太大張居正一條鞭法的火耗錢變成後來貪官的大油坑 而且張居正自己就是貪官北魏孝文帝漢化卻造成他們內部的糾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穎乃其 10 發表於 July 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7, 2009 我投北魏孝文帝 能夠讓生活習慣 國家制度都有大的轉變這種情況大概也只有集權的君王時代建的到了可是卻間接造成北魏的分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穎乃其 10 發表於 July 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7, 2009 除了商鞅之外都不是很成功就算有些成效卻都後繼無力可是漢武帝的推恩令....難道不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阿甫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可是漢武帝的推恩令....難道不好?武帝的推恩令其實只是前幾任沒做到的事情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阿甫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還是要有皇帝的大力支持才行商鞅就是最好例子應該說是當權派支持戊戌變法雖然有德宗支持,可是真正有權力的是慈禧,變法百日到最後還是被幹掉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穎乃其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武帝的推恩令其實只是前幾任沒做到的事情而已。不然為什麼前幾任都沒做的?就是有其困難之處!景帝用不好 搞出一個吳王的七國之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ingolfin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不然為什麼前幾任都沒做的?就是有其困難之處!景帝用不好 搞出一個吳王的七國之亂景帝之時碰到的是削亦反 不削亦反的造反邊緣我想經過景帝對七國的戰事順利的削弱了諸侯實力以後武帝也才能順利進行推恩令進一步的限制諸侯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