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1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0, 2008 一般錯合的情況主要是六配位(雙金字塔型)、四配位(平面四邊形or正四面體)、以及二配位(直線)在以下情況d軌域都會因為斥力而能量提升.....又其中d(z^2)、d(x^2-y^2)、d(xy)、d(yz)、d(xz)會因為和周圍牙基距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提升狀況,使的d軌域分裂如此說來,六配位的d(z^2)和d(x^2-y^2)因為直接和牙基的鍵結軌域重疊而能量最大、d(xy)、d(yz)、d(xz)則大致相等,四面體以及平面四邊型應該也可用此種理論解釋.....(好像叫做結晶場模型)但是有幾種配位方式我始終弄不好d軌域的分裂狀況一個是五配位的雙三角錐、七配位的雙五角椎以及八配位的正立方體....前兩者我不知如何判定d(x^2-y^2)和d(xy)的斥力情況,中堅的平面似乎無法用正立方體的面中心和頂點畫出....而最後一個八配位則是中間六個鍵結並沒有在同一個平面上,d(z^2)和d(x^2-y^2)應該差不多才對,但是這個正立方體是否是像雙X角錐一樣有兩個對頂點相對,還是像顆骰子面朝下的配置就讓我不知道d(z^2)到底該如何放,希望有高手可以幫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