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茶 10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7 .鮭魚回游產卵,遇到水位落差時也能逆游而上。假設落差之間水流連續,而且落差上下的水域寬廣,水流近似靜止。若鮭魚最大游速為2.8m/s,且不計阻力,則能夠逆游而上的最大落差高度為何?(A)9.8m (B)2.8m ©1.4m (D)0.8m (E)0.4m.海底地殼變動引起之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嘯,地震波可分為P波與S波,假設P波波速為5km/s、S波波速為3km/s、海嘯引發之海水平均波速為150m/s。發生於去年12月26日的南亞海底大地震,某海岸城市距其震央600km,試問該城市測得地震後,最快多少秒可能遭受海嘯襲擊?(A)120 (B)200 ©3800 (D)3880 (E)4000 動物跳躍時會將腿部彎曲然後伸直加速跳起。表4是袋鼠與跳蚤跳躍時的垂直高度。若不計空氣阻力,則袋鼠躍起離地的瞬時速率約是跳蚤的多少倍?跳躍的垂直高度(公尺)袋鼠 2.5跳蚤 0.1(A) 1000 (B) 25 © 5 (D) 1請教教我怎麼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是福氣 10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7 1. 1/2*m*2.8^2=m*9.8*h → h =0.4 (公尺)2. 600000(公尺) / 150(公尺/秒) = 4000(秒)3. 1/2*(m1)*(v1)^2 = (m1)*g*(2.5) ...(第1式) ; 1/2*(m2)*(v2)^2 = (m2)*g*(0.1) ...(第2式) 第1式/第2式 得 (v1/v2)^2 = 2.5/0.1 = 25 , 故 v1/v2 = 5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sther Chang 10 發表於 October 14,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4, 2007 學妹 那是指"次方"~(很少看到那麼喜歡物理的學妹 超開心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是福氣 10 發表於 October 14,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4, 2007 我有點看不懂這個 ^ 符號可以解釋一下嗎答案是EDC漏看了「測得地震後」這句話,地震發生時,城市要花600(km)/5(km/s)=120(s)才能測到地震,這時海嘯已走了120秒了,因此4000秒要扣除120秒,答案是3880秒才對,抱歉喔!PS:地震發生後,地震儀器最早接收到的是P波,所以用600(km)去除以5(km/s)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