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唐 11 發表於 September 2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29, 2007 昨天上課時,老師讓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班上同學分成左右兩派進行討論,因為若要稱辯論還稱不上,畢竟沒有十足結構和資料收集,端只有個人的想法分享,兩邊進行討論、反駁,我覺得滿有意思的。首先,先解釋左右派的大概分法,左右派在國外的概念就等於台灣藍綠的概念,在國外社會福利問題的爭議就等於台灣統獨的爭議一樣。所謂右派,簡單來說就是保守派,而左派,簡單來說就是自由主義派。保守派不支持社會福利的制度,而左派是支持有社會福利的;當然以上是簡略的分法。再來定義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是什麼?Wilensky(1975)認為,政府保障每一個國民的生活最低水平,是國民的政治權利而非慈善。社會工作辭典(2000)則解釋為,協助個人與社會環境之互相是應,使其獲得生活健康為目的。Mishra(1981):使人類的基本需要得以滿足。社會福利在界定上是存在困難的,主要原因在於它本身極為一個動態而且敏感的概念,會隨著政治與經濟環境變遷而變動,但仍有其基本理念:公平與平等、互助精神、人文關懷。福利國家的定義為政府以增盡人民福利為期道義責任,不論其資產多寡,每一國民均有權利想領社會福利。(萬育維,1996)社會福利的財務結構從何而來?大略分為兩項,一是稅收,第二就是如同各項保險,人民必須先支付才能夠獲得服務。台灣的社會福利大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型:社會保險,又可分為健保、勞保、公保、農保,主要預防、幫助老年、疾病、工作意外的發生,另外還有一個失業保險,但其取得並不容易。社會津貼則是大家較耳熟能詳的老農津貼與敬老津貼,此項福利不分貧窮富有皆可取得,也不必先行繳納保費。最後是社會救助,意即急難津貼和低收入戶津貼,此項審查最為嚴格,全台灣大約只有1%的低收入戶能夠取得此項福利。低收入戶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每人每月生活費低於9500元,無恆產者。如果一家四口,只有父親工作賺錢,一個月三萬,家無不動產、汽車,那麼便可以申請。最後提一下福利為主的國家類別高福利支出 德國: 充裕社會保險付給、兒童津貼 少部分社會救助的給付 瑞典:全面性的社會照顧由保險和其他普及性低福利支出 美國: 以成本控制為主要考慮的 有限的社會保險配合 選擇性的社會救助 英國:社會照顧,提供最低標準的普及給付,配合社會救助那麼,你認為台灣是否需要走向福利國家?是或反都可以提出,但必須要有所解釋。可以涉及政府,畢竟社會福利擺脫不了政治,但請勿涉及統獨、黨派問題。請就個人認為、想法提出。我個人認為,社會福利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不需要做得太過徹底,如瑞典等歐洲福利國家,徹底的福利國家對於政府財政太過沉重,相對的人民稅收也相當的重,較贊成補償式的社會救助方式,雖然此方式依然會造成依賴人口,但我認為相對於福利國家的依賴人口來說是較少的。10/4補充:福利國家最誇張的就是一句話可以形容「從出生到墳墓」,另外,福利國家就是指所有的福利措施都由政府來主辦、執行,當然執行方面可能會由民間單位執行,但是方案(企劃書)則由政府來寫。50~70年代,是福利國家最火紅的時代,但是到了1980年代,幾乎所有福利國家都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政府的財政赤字越來越嚴重...於是開始有了另外一個聲音,到底…福利該不該由單一部門來供給?回應下面討論串的部分,當然在進入福利國家之前,完善的法令與制度是重要的,在福利國家中,不論你是貧是富,都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年收入千萬的人也可以領育兒津貼、家庭津貼等,金額和窮得二五八萬的人民一樣,這無形中就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就前述所說的依賴人口,現今台灣社會的補償式救助都造成為數不少的依賴人口,一旦有如此徹底的福利制度出現,那麼所造成的依賴人口也會大幅增加,在某歐洲國家,遊民都有零用錢可以拿…還可以買手機、可以免費的吃跟住,並非所有人都有所抱負、理想,有人就是得過且過,這樣一來那些無收入的遊民也可以享用福利的同時,辛苦工作的人到底算什麼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豬妮妮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台灣的經濟已朝M型化社會發展,將來社會最底部(收入少)的人勢必會增加若台灣不趕緊朝福利國家發展,社會底層的這群人將會形成社會一股龐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朝社會福利國家發展是當務之急而所謂的社會福利,不只是津貼補助或全民保險,而是使有工作能力者能養活自己老弱者能夠得到最完整的照顧,從最基礎的地方著眼,而不是交差了事而以(然而,這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哇,這方面我還真是一竅不通,這算是米唐的專業了我覺得在現在台灣的經濟情況下,政府財政困難,人民荷包逐年縮水的情況下現在要走向福利國家似乎不太明智,健保制度幫助了很多人,但也幾乎是綁架了醫療業不只是M型社會,連就業機會也成M型了以下三本書算是給米唐做參考,讓你會有不一樣的視野,算是相關的書,或許對你有一點幫助藥廠黑幕在任職《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二十年間,瑪西亞.安卓(Marcia Angell)目睹製藥產業日趨嚴重的悖離研發與製造新藥的最初使命,變成握有巨富權勢的大型行銷機器。她用心觀看藥廠無所不在的影響,徹底滲透了醫學研究、教育和行醫者,同時對美國社會大眾,尤其是年長者無力遏止高張的處方藥價,寄予同情。在這本直言無諱、一針見血的新書?,安卓揭露製藥業駭人聽聞的內幕,並疾言呼籲進行必要的實質變革。 安卓從暢銷藥AZT(最先推出的愛滋病藥)、汰癌勝(Taxol,史上銷售第一名癌症藥物)開始,到轟動一時的抗過敏藥Claritin,將新藥推出市場的始末娓娓道來。從字?行間,我們可以發現,藥廠一直依賴公費資助的研究成果做為藥品的發展基礎,還用不正常的手段操縱臨床試驗結果,誇大藥品功效,最後再讓旗下的律師團想盡辦法延長政府核可的專賣權期限。不僅如此,市場上充斥的仿製新藥也是藥廠的傑作,不但售價更貴,藥效也不見得比被仿製的藥更好。 美國藥業必須要想辦法把自救,以免陷入更大的困境當中。安卓在書?提出攸關藥廠延續的改革計畫,包括重建客觀的臨床研究精神,切斷藥廠與醫學教育的臍帶關係。本書以清晰有力的論述,佐以深度的研究,對製藥產業發展失控的現象,提出沉重的針砭。作者簡介瑪西亞.安卓(Marcia Angell)醫師 曾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擔任編輯一職,目前任職於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系,在衛生政策與醫學倫理方面,是美國國內公認的權威,同時亦直言倡議醫藥體系改革,被《時代雜誌》(TIME)列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二十五人之一。安卓醫師其它著作包括《審判中的科學:醫學證據與隆胸法規的衝突》(Science on Trial: The Clash of Medical Evidence and the Law in the Breast Implant Case)。一顆價值十億元的藥丸這是一本藥廠不希望你看到的書……全球藥品市場就操縱在十來家大藥廠的手裡。他們致力於藥品的研發、生產和行銷。全世界人口的健康深深依賴這些藥品。無庸置疑,這些藥界巨人對人類福祉貢獻很大,人類因此得以延年益壽。但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有不少讓人心生疑竇之處:為了追求利益不遺餘力,難道不會犧牲掉病人的權益?藥廠總是蒙上神秘的面紗,但我們也愈來愈好奇:為了在市場搶先一步,他們是否會派出間諜?他們會不會收買政客以掃除自家產品在市場上的障礙?會為了保護利益拚命使力嗎?藥廠買通科學家、暗中阻撓競爭者已不是新聞。另外,他們把產品銷到第三世界時,是否曾著眼這個地區的實際需要?他們在產品上市的時候會小心翼翼,確保自己賣的東西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藥廠在行銷的運作下,總是向世人展現他們最好的一面。但我們也該知道真相。羅賓森這次把焦點放在藥界巨人,揭露他們駭人聽聞的一面。他們掌握了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健康。因此,我們不得不對他們有所認識。 作者簡介傑佛瑞‧羅賓森 Jeffrey Robinson生於紐約,但長年待在歐洲的暢銷作家,已出版近二十本書,著作多觸及當今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和非凡人物,以《洗錢》(Laundrymen)一書聲名大譟,常受邀在英國電視、廣播節目發表意見。發明疾病的人作者試圖在書中證明許多疾病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來促銷藥品的結果。現今的醫藥工業重新界定了人類的健康,許多人類正常的發展階段,如生、老、性和死亡,都被視為疾病。全球運作的大型企業集團(藥廠)促成「發明」疾病及其治療方法,藉以在市場上行銷他們的醫藥產品,在許多聳人聽聞的疾病報導中,都有這些企業在贊助。今天,我們已難區隔真正的醫學和巧妙的醫藥行銷戰爭。疾病於是成了工業產品。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化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藥化」了。 這個生命醫藥化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對我們個人產生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引起過任何爭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書裡將會講到,拍賣健康的規則有哪些,而我們如何才能自保不讓健康被賣掉。作者簡介 尤格.布雷希(Jorg Blech)在英德兩地研讀生物及生物化學,一九九四年開始擔任醫藥和科學編輯,最先在《明星雜誌》,接著轉到《時代週報》,一九九九年起任職於《明鏡週刊》,是德國最佳的醫藥記者。他說:「我動手寫這本書,是因為我還想健健康康地活著。」譯者簡介 張志成,輔仁大學德語研究所碩士,喜好閱讀,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我,凱撒,一隻到處旅行的貓》、《日本的假面》、《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歐洲飲食文化》等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ros0828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嗯,我覺得不需要!!因為台灣的弊案太誇張了像是健保出來年年虧損很多人鑽法律漏洞,沒繳錢雖然上次新聞我沒看的很仔細但大概是要改健保 勞保(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議論性節目就喋喋不休的一直抓弊端聽一聽,其實我覺得滿有道理的!!若是長期居住國外,收入為0,納健保費不用付卻又要全民分擔?這樣不是很奇怪嗎?福利是要搭配好的制度,若依台灣現況我覺得還不需要那麼早走入福利國家而且我還是始終的不了解,如果把金援外交的錢拿回來救濟台灣的子民們,不是更好嗎?拼外交,喊口號要台獨,讓整個經濟市場亂七八糟的!!(當然也不能排除全球石油漲價的因素)但如果這樣紛紛擾擾下去的話,又有何來的福利可言?看來是有些離題了!!我覺得台灣應該先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在來慢慢弄福利,這樣才會比較恰當[c]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米唐 11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台灣的經濟已朝M型化社會發展,將來社會最底部(收入少)的人勢必會增加若台灣不趕緊朝福利國家發展,社會底層的這群人將會形成社會一股龐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朝社會福利國家發展是當務之急而所謂的社會福利,不只是津貼補助或全民保險,而是使有工作能力者能養活自己老弱者能夠得到最完整的照顧,從最基礎的地方著眼,而不是交差了事而以(然而,這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其實社會福利擺脫不了津貼、補助和保險,這是社會福利的基礎。有工作者能夠工作,老弱者得到照顧,就是所謂的補償式社會福利,用補貼的方式來照顧弱勢族群,例如:身心障礙津貼、低收入戶津貼等等。其實很多福利國家財政赤字的還滿嚴重(當然台灣沒好到哪去= =)。不過,她們人民的收入比台灣高得多。可以請你說明,所謂的基礎是從哪裡出發嗎?經濟?政治?不過,台灣對於社會福利這一區塊經費還是太少,而且在社區福利方面,社會司和文建會搶錢搶得兇,目前是文建會技高一籌。嗯,我覺得不需要!!因為台灣的弊案太誇張了像是健保出來年年虧損很多人鑽法律漏洞,沒繳錢雖然上次新聞我沒看的很仔細但大概是要改健保 勞保(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議論性節目就喋喋不休的一直抓弊端聽一聽,其實我覺得滿有道理的!!若是長期居住國外,收入為0,納健保費不用付卻又要全民分擔?這樣不是很奇怪嗎?福利是要搭配好的制度,若依台灣現況我覺得還不需要那麼早走入福利國家而且我還是始終的不了解,如果把金援外交的錢拿回來救濟台灣的子民們,不是更好嗎?拼外交,喊口號要台獨,讓整個經濟市場亂七八糟的!!(當然也不能排除全球石油漲價的因素)但如果這樣紛紛擾擾下去的話,又有何來的福利可言?看來是有些離題了!!我覺得台灣應該先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在來慢慢弄福利,這樣才會比較恰當[c]的確,政府每年安排在社會福利的預算看起來很多,其實各領域分一分就很稀少了,尤其是青少年這一區塊,少得可憐。------------------------------------------------------------------------------------------------------------------------說一個例子,某歐美福利國家,小孩從出生到十八歲都可以領一筆兒童津貼(政府發零用錢給你),家庭可以領家庭津貼(類似生育津貼),停職在家照顧小孩,可以領薪水津貼(在家顧小孩,國家給你薪水),如果十八歲以後還繼續唸書,最多可以領津貼領到26歲,一個月約台幣八千到一萬元不等。很羨幕吧?但是,現實就是課稅課得非常重,25%、30%的課稅,台灣現況是無法做出這種政策、法令和有足夠的魄力。國民年金法即將上路,拭目以待吧。光看縣市政府編制的社工員就可以得知,台灣現況對於社會福利的不尊重和太過小看。補償式的社會福利,我認為比較能夠符合台灣民情。ZETA兄,哪兒的話...你的發言都滿有深度的,跟ENA一樣...不過ENA比較尖銳一點...(他應該不會看到吧XD)其實我只是想看看會不會有比較爆炸性的想法,畢竟本科系學生討論起來都滿死板板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陸修皓 10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福利國家?依照台灣目前的政治情況,我想這個「福利」應該是給那相政治人物而不是給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吧!我同意樓上上中山學妹的說法,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想要成為福利國家......我覺得沒必要,也辦不起來!失業的人一堆,福利國家不管怎麼改良,繳稅總是免不了的,沒工作怎麼繳?政治這麼不穩定、三天兩頭就爆內幕,這樣怎麼出現福利二字......總而言之,我認為轉為福利國家對台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現在的台灣來說,這只是另一場政治口水戰的開端罷了!ps:樓上上的中山學妹......你要選總統的時候記得跟我說,我這票你拿定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ros0828 10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其實社會福利擺脫不了津貼、補助和保險,這是社會福利的基礎。有工作者能夠工作,老弱者得到照顧,就是所謂的補償式社會福利,用補貼的方式來照顧弱勢族群,例如:身心障礙津貼、低收入戶津貼等等。其實很多福利國家財政赤字的還滿嚴重(當然台灣沒好到哪去= =)。不過,她們人民的收入比台灣高得多。可以請你說明,所謂的基礎是從哪裡出發嗎?經濟?政治?不過,台灣對於社會福利這一區塊經費還是太少,而且在社區福利方面,社會司和文建會搶錢搶得兇,目前是文建會技高一籌。的確,政府每年安排在社會福利的預算看起來很多,其實各領域分一分就很稀少了,尤其是青少年這一區塊,少得可憐。------------------------------------------------------------------------------------------------------------------------說一個例子,某歐美福利國家,小孩從出生到十八歲都可以領一筆兒童津貼(政府發零用錢給你),家庭可以領家庭津貼(類似生育津貼),停職在家照顧小孩,可以領薪水津貼(在家顧小孩,國家給你薪水),如果十八歲以後還繼續唸書,最多可以領津貼領到26歲,一個月約台幣八千到一萬元不等。很羨幕吧?但是,現實就是課稅課得非常重,25%、30%的課稅,台灣現況是無法做出這種政策、法令和有足夠的魄力。國民年金法即將上路,拭目以待吧。光看縣市政府編制的社工員就可以得知,台灣現況對於社會福利的不尊重和太過小看。補償式的社會福利,我認為比較能夠符合台灣民情。恩,有一些名詞我是看不懂的,例如:補償式社會福利,但是就我看的懂的地方來回答好了(讀書果然還是有其重要性的,知識淺薄的後果)我認為基礎是該從政治出發的,像是民國60年代左右,全世界都在為石油危機和經濟煩惱時,台灣以十大建設闖出一條生路,為什麼?那時候的政府擁有你所說的[魄力],因為那時候尚未民主,由國民黨一黨獨大,所提出的政策,都可以很確實的實施,不會參雜太多政治因素,以及為反對而反對的事情如果換成是現在,就較有可能出現包商遊走法律邊緣和貪污的事項了,接著就是經濟起飛,照這樣看來可以說是政策的正確實施帶動經濟的繁榮!!政策需要靠誰提出?當然是政府!!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基礎是該從政治出發的!談到了歐美,的確,國中時上到他們的福利,實在是讓我羨慕不已,我印象中最高的國家,是要將一半的所得貢獻給國家的但是現實的事情來了,曾經有新聞提到:他們現在也面臨辦不下去的情形因為人民出走太嚴重,太高的稅收導致人民離國出走,這又該怎辦呢??經費不足,讓我不自覺的聯想到金援外交真是個頗不高明的外交手段...談回台灣,歐美國家的收入還比我們高呀(好像是叫做毛額之類的東西)當一個人連吃飯ˋ住宿都很勉強時,哪兒生的出錢去繳稅當福利呢?這也牽扯到福利門檻的問題了,標準該怎麼設?怎樣的人才可以領? 像是常常就有人是拿著低收入戶的証明處處申請減免,但是有些並非真的低收入戶呀!!我好像又離題了= ='總而言之,台灣人民對於福利的心態還不夠完整(護己不為人的心態?)政治的不安穩,物價上漲,種種來講,福利雖有其必要性但在現在實施出來,肯定會鬧出一堆弊案和浪費不必要的社會資源(媒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ros0828 10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福利國家?依照台灣目前的政治情況,我想這個「福利」應該是給那相政治人物而不是給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吧!我同意樓上上中山學妹的說法,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想要成為福利國家......我覺得沒必要,也辦不起來!失業的人一堆,福利國家不管怎麼改良,繳稅總是免不了的,沒工作怎麼繳?政治這麼不穩定、三天兩頭就爆內幕,這樣怎麼出現福利二字......總而言之,我認為轉為福利國家對台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現在的台灣來說,這只是另一場政治口水戰的開端罷了!ps:樓上上的中山學妹......你要選總統的時候記得跟我說,我這票你拿定了!謝謝你同意我的看法,[政治口水戰的開端],不否認,這是一個很大的可能性台灣的稅收,我還不甚明瞭,似乎什麼都要繳稅的感覺?或許最先要改的是稅收的制度...ps:照台灣的規定來講,我要選總統的話,最快你要等二十五年後才行(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洛書 10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 2007 那麼,你認為台灣是否需要走向福利國家?是或反都可以提出,但必須要有所解釋。可以涉及政府,畢竟社會福利擺脫不了政治,但請勿涉及統獨、黨派問題。請就個人認為、想法提出。除了謝謝你的分享 我還要謝謝這段 真是太體貼我了:)因為台灣的弊案太誇張了像是健保出來年年虧損很多人鑽法律漏洞,沒繳錢雖然上次新聞我沒看的很仔細但大概是要改健保 勞保(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議論性節目就喋喋不休的一直抓弊端聽一聽,其實我覺得滿有道理的!!若是長期居住國外,收入為0,納健保費不用付卻又要全民分擔?這樣不是很奇怪嗎?福利是要搭配好的制度,若依台灣現況我覺得還不需要那麼早走入福利國家這看起來是配套制度問題不是福利本身的問題喔不過你比較著重在我紅字框起來的地方上啦所以陸修皓要注意不要把「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看成「我們目前不應該走向福利國家」ZETA兄,哪兒的話...你的發言都滿有深度的,跟ENA一樣...不過ENA比較尖銳一點...(他應該不會看到吧XD)其實我只是想看看會不會有比較爆炸性的想法,畢竟本科系學生討論起來都滿死板板的...希望你們這些達人都可以繼續待在人文版XD台灣以十大建設闖出一條生路,為什麼?那時候的政府擁有你所說的[魄力],因為那時候尚未民主,補充一點 能以大建設來闖出生路跟當時的情勢有很大的關係現在如果再用大建設來闖生路 無異於找死當一個人連吃飯ˋ住宿都很勉強時,哪兒生的出錢去繳稅當福利呢?這也牽扯到福利門檻的問題了,標準該怎麼設?也是補充說明 貧富差距增大跟當前政府脫離三民主義也有關係國父主張合理的個人資產所以在以前的金融風暴 韓國大企業被打得半死 台灣一堆中小企業反而活的比較好但目前台灣也朝著大財團路線走東南亞治安問題也跟貧富差距有關良善的台灣人還沒開竅(?)否則治安堪慮台灣的稅收,我還不甚明瞭,似乎什麼都要繳稅的感覺?或許最先要改的是稅收的制度...建議查些資料 制度大方向應該不難期待:)有樓主引導 這個討論串應該可以健全的討論下去我先補充一些我知道的零碎東西以增談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陸修皓 10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這看起來是配套制度問題不是福利本身的問題喔不過你比較著重在我紅字框起來的地方上啦所以陸修皓要注意不要把「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看成「我們目前不應該走向福利國家」痾......真是抱歉.....我不太了解你的意思.....「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跟「目前不應該變成福利國家」...其實我不太了解差別在哪裡,我自己是覺得差別不大啦= ='不過還是很抱歉,遣詞用字不精確= ='.ps:希望25年之後妳會是第一位民選女總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eiwine 10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痾......真是抱歉.....我不太了解你的意思.....「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跟「目前不應該變成福利國家」...其實我不太了解差別在哪裡,我自己是覺得差別不大啦= ='不過還是很抱歉,遣詞用字不精確= ='.ps:希望25年之後妳會是第一位民選女總統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的意思是不要現在或是直接變成福利國家這段意思是要等一段時間準備或配套措施目前不應該變成福利國家這意思是不管怎樣現在都不要成為福利國家也直接否定了一些福利國家的福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恨情歌 10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這看起來是配套制度問題不是福利本身的問題喔不過你比較著重在我紅字框起來的地方上啦所以陸修皓要注意不要把「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看成「我們目前不應該走向福利國家」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贊成目前的台灣福利國家走向,認為現在可以開始起步,但建議緩慢漸進。我們目前不應該走向福利國家:根本上不贊成目前的台灣採取福利國家走向,連起步都不應該。福利國家?依照台灣目前的政治情況,我想這個「福利」應該是給那相政治人物而不是給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吧!我同意樓上上中山學妹的說法,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想要成為福利國家......我覺得沒必要,也辦不起來!失業的人一堆,福利國家不管怎麼改良,繳稅總是免不了的,沒工作怎麼繳?政治這麼不穩定、三天兩頭就爆內幕,這樣怎麼出現福利二字......總而言之,我認為轉為福利國家對台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現在的台灣來說,這只是另一場政治口水戰的開端罷了!ps:樓上上的中山學妹......你要選總統的時候記得跟我說,我這票你拿定了!差異在同意與不同意的問題,這應該和口不口水戰無關,台灣表面上口水戰和制度上走向的修正往往是兩回事。說文解字結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陸修皓 10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3, 2007 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的意思是不要現在或是直接變成福利國家這段意思是要等一段時間準備或配套措施目前不應該變成福利國家這意思是不管怎樣現在都不要成為福利國家也直接否定了一些福利國家的福利不要那麼快變成福利國家:贊成目前的台灣福利國家走向,認為現在可以開始起步,但建議緩慢漸進。我們目前不應該走向福利國家:根本上不贊成目前的台灣採取福利國家走向,連起步都不應該。差異在同意與不同意的問題,這應該和口不口水戰無關,台灣表面上口水戰和制度上走向的修正往往是兩回事。說文解字結束。差別有這麼大喔.....= ='我會好好注意我的遣辭用字的,多謝各位指教...:$當執政當局想要走向福利國家時,必定會有另一種反對聲音的出現,而若是兩種說法的支持勢力到達某一個平衡點時就會出現鬥爭。當然推動者不一定是執政者,也可能角色互換,而台灣目前的政治讓人感覺就是互相扯後腿,很少會有朝野共同推動的政策出現,當然,若是正反雙方的勢力無法達到平衡,鬥正也就不存在。這樣感覺很主觀,不過這是我的一點點薄見=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燕霧下堡的小孩 10 發表於 Octo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7, 2007 呵,竟然有人在談論這個議題。台灣目前的體制跟德國有些類似,當初俾斯麥會推動社會保險也是為了預防共產主義的滋長的手段。台灣算是福利侍從主義的一種。台灣的社會福利有幾個時期:1.清代2.日劇時期3.國民政府黨政時期4.解嚴開放後5.專業擴展延伸至今清代的社會救濟可說幾乎沒有,一般而言,中國古代就有地方糧倉或是義倉、義田等家族主義衍生下的設施。日劇時期才是真正有社會福利政策的雛型,而日本此時正逢明治維新結束,開始大量學習西方文化,而全世界社會福利最火紅的也就是德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國民政府來台,忙於接收與安撫人心,社會事業(福利)反而落後於日本當時的規模,並把日本時期的建設與政策歸類為邪惡的污染軸心。此時有關社會救助的方案也多是由聯合國贊助來實行,如兒童救濟金。而醫院社工也在此時發展,像是劉良紹所領導的中興醫院部份。社工員部份在民國六十年左有才有相關的設立,正如原po所說的,現在的人力缺乏極其嚴重,根據統計,全台灣平均每位社工員大約要負擔三萬多的人口。除了少數人數少的縣市或是直轄市外,其他的負擔人口都相當地高。玩笑的說,大概每個社工員跟鄉鎮長管轄的差不多了!關於低收入戶的定義,樓主的標準是台灣省的標準。這邊有台北市跟高雄市的標準,每年也會依據物價的調漲或跌幅來作調整。http://sowf.moi.gov.tw/10/低收入戶類別條件.htm福利國家的發展的確也遭受到困境,自80年代美國的雷根及英國的柴契爾夫人上台後,兩國對社會福利的反省與切斷預算可知傳統的福利國家已經不符合現代的潮流。包括全球化的考驗、政府經濟預算的考量等都是影響預算編列的原因。我想後福利模型(Bennett, 1990)會是一個比較可取的發展趨勢,相當的志願主義與福利主義的撮合會是這個世紀的新潮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燕霧下堡的小孩 10 發表於 Octo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7, 2007 台灣的經濟已朝M型化社會發展,將來社會最底部(收入少)的人勢必會增加若台灣不趕緊朝福利國家發展,社會底層的這群人將會形成社會一股龐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朝社會福利國家發展是當務之急而所謂的社會福利,不只是津貼補助或全民保險,而是使有工作能力者能養活自己老弱者能夠得到最完整的照顧,從最基礎的地方著眼,而不是交差了事而以(然而,這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有關台灣m型化趨勢的論證現在還是有爭議的。該出版社也誇大了m化的危險性,包括了封面那三個問題xd原書也僅說台灣有可能步上日本的後塵,也沒挑明台灣已經是這樣的狀態。只能說m型已經被浮濫的重複論述到噁心的地步,也已經有人開始做出批判。大前很多觀點不錯,但有些似乎又太過了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kingflyer 10 發表於 October 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8, 2007 嗯,我覺得不需要!!因為台灣的弊案太誇張了像是健保出來年年虧損很多人鑽法律漏洞,沒繳錢雖然上次新聞我沒看的很仔細但大概是要改健保 勞保(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議論性節目就喋喋不休的一直抓弊端聽一聽,其實我覺得滿有道理的!!若是長期居住國外,收入為0,納健保費不用付卻又要全民分擔?這樣不是很奇怪嗎?福利是要搭配好的制度,若依台灣現況我覺得還不需要那麼早走入福利國家而且我還是始終的不了解,如果把金援外交的錢拿回來救濟台灣的子民們,不是更好嗎?拼外交,喊口號要台獨,讓整個經濟市場亂七八糟的!!(當然也不能排除全球石油漲價的因素)但如果這樣紛紛擾擾下去的話,又有何來的福利可言?看來是有些離題了!!我覺得台灣應該先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在來慢慢弄福利,這樣才會比較恰當[c]可是國外社會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都是這樣的,高收入者支付大量的稅金,用以供養低收入者,這還不是最好的,我記得最好的是杜拜,依所國立大學免稅金全部靠石油養。現在奇怪的地方是我們把握住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卻希望達成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俄樣會造成政府缺乏稅金的收入,這不是金援外交什麼可以補起來的。提高稅收讓有錢人來補低收入者看似公平,但卻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制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odgoodgirl 10 發表於 October 1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9, 2007 恩...大家好,不太會用"引用",如果有用錯的,請多包涵...。幾年前的帳號,第一次使用)= ="補充:社會保險不只有上述這些保險,還有就業保險(民91年5月)、國民年金保險(也就是國民年金法,於民96年8月通過),只要符合者皆可申請,其目的為防貧。補充:社會津貼的目的為防貧。補充:社會保險的目的為濟貧。補充:英國並非是完全社會福利國家,也非標準社會福利國家。我認為台灣的社會福利還需要再進步,且站在社會公平、正義的角度上,個人比較支持制度式的社會福利,另外補充一點,以依賴人口來看有失公平性,就拿美國與歐盟的對談來說,美國會笑說福利國家反而使更多人失業,以致失業率過高,但卻忘了失業率高是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而美國失業率低,雖然是事實,卻忘了美國的犯罪率超高的情況,所以美國的失業率應該加上關在監獄裡的人才對,此外美國大多為有工作的窮人,反而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例如生活品質不高,更別說工作品質能好到哪去,而工作品質不好,經濟能成長到哪去?所以我認為社會福利國家能有效保障人民,更能促進經濟成長,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財政赤字並非絕對為福利國家產生,而是工業先進國家目前正普遍苦於財政赤字,舉1993為例,美國政府赤字佔GDP的比值為4%,德國為4.8%,並沒有差異太大,另外如果認為美國經濟強,但其實其他國家的經濟也並沒有比美國差啊,例如瑞典。如果只端看少數人,單然大家一定都覺得浪費,但是往往大家都少看到那些需要受到福利的人,如果領育兒津貼、家庭津貼可以解決少子化的問題,何樂而不為?然而又有多少人會為了這點小福利而去生育,會去生育的人多為是貧窮且需要資源的人,為何每次焦點都處於少數人呢?曾有人說過,你認為王永慶會需要那3000元的敬老福利津貼嗎?但那人卻忘了提到一件事,是每個人都是王永慶嗎?因此我認為台灣的福利制度要再進步且完善,走向社會福利國家。依懶人口是必然增加,但不可否任的是他為我們解決很多的社會問題,且有人認為這樣辛苦的人遭到不平等的待遇,但是忘了還有社會保險、社會津貼的存在,難道辛苦工作的人能保證他們永遠都不會生、老、病、死嗎?也不會失業?窮真的是懶惰人所產生的嗎?這樣真的就公平了嗎?況且把依懶人口(多為弱勢者)丟入勞動裡,並不會讓社會經濟發展,反而會使經濟競爭力下降,這樣真的能保障人民的權益嗎?最後,個人不建議殘補式,只給有需要的人,這樣就達到社會公平正義了嗎?個人覺得這樣不過就回到最原古的時候,只做濟貧面,而非保障社會大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YuSuKe 10 發表於 October 1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9, 2007 我想後福利模型(Bennett, 1990)會是一個比較可取的發展趨勢,相當的志願主義與福利主義的撮合會是這個世紀的新潮流。想請教「後福利模型」大概是怎麼樣的概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odgoodgirl 10 發表於 October 2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3, 2007 想請教「後福利模型」大概是怎麼樣的概念?後福利模型的福利國家是混合了市場資源配置與政府資源配置(或公私部門合夥)的混合經濟模式,同時,在政府間的權力分配也趨向於中央與地方共享。資料來源: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 林萬億 著作 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P348-P358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