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關於大陸人的水準


Recommended Posts

之前在一○一PAGE ONE書店看到幾個大陸人(其實幾乎每次在一○一都會遇到)

通常都認不出來 但當他們一說話 大家就知道了

講話腔調重 又很大聲,好像要所有人都聽見似的(看書時旁邊的大陸人在打手機∼好x)而且很愛比較

真的令人很討厭

我覺得要讓台灣人認同大陸,大陸應該把自己國民的水準弄好,而不是一天到晚著重在軍事和政治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89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之前在一○一PAGE ONE書店看到幾個大陸人(其實幾乎每次在一○一都會遇到)

通常都認不出來 但當他們一說話 大家就知道了

講話腔調重 又很大聲,好像要所有人都聽見似的(看書時旁邊的大陸人在打手機∼好x)而且很愛比較

真的令人很討厭

我覺得要讓台灣人認同大陸,大陸應該把自己國民的水準弄好,而不是一天到晚著重在軍事和政治上

大陆各地地方都不同,很难讲他们都一样,包括素质和水准

说话腔调不是问题,这个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

就像很多大陆人不太习惯台湾人讲国语时的尾音一样

大声,这个的确是,而且也被列入所谓十大不文明,而且高居榜首

(这个很多人都讨厌的紧,包括打电话时候的狂喊和不分场合)

(很多在大陆也都成为笑谈,批判之首)

至于说爱比较,这个应该是个人性格的反应吧,看是比较什么了

如果是旅游到一地的话,那么地域和看法的比较是无法避免的

我觉得讨厌的地方也是因人而异,除了说话大声不分场合打电话外,剩下的还OK吧

还有,大陆的军事不是光针对台湾,大陆有漫长的边境线和错中复杂的国际关系

军事力量的养起,更多的是将来在地源能源资源方面的竞争而已

(不过,现在台海的确很危险,紧张程度要超过04年,但是还没有达到1996年的水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会慢慢变的,这需要时间

大陆30岁以上的小时候都是从文革过来的

他们所处的年代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自然于现在不同

他们那个时代还管什么礼仪,饭都吃不饱,还哪里管你怎么吐痰怎么说话

你去跟埃塞俄比亚饿的半死不活的难民讲说不要随地吐痰,人家鸟你啊

人的需求是層級遞進的,最基礎的生理需求(食物,水,住所)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后才會進入下一個層級,文明禮儀之類只是生活溫飽的富國人民的消遣罷了

隨著經濟發展,民衆素質會順其自然的逐漸增長,這需要時間,一代人的時間

至于說話聲音很響的,大多是從農村出來的吧,當然我并無意貶低農村人

但是在農村的文明標準畢竟和城市不同,在農田里吐痰,絕對沒有任何不妥,

而在農村里地域相對城市比較空曠,講話不大聲別人听不見你

但是這樣的習慣帶到城市就不再合理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楼主不要以偏概全哦,讲话大声的人是有,但是大城市里年轻人打电话都会比较注意把声音压低。(我就是(A)),大陆十三亿人民,素质低的人永远都会有。在大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闯红灯的现象现在好了很多,离别两年重回上海,我就很惊讶上海人素质提高之快,大部分人都会比较自觉的等红灯,排队(就是地铁还是永远那么挤 = =)

其实我感觉大家的价值观都被西方给误导了,我倒觉得大家都彬彬有礼的反而没意思。我现在超想念小时候的生活,那大剌剌的大武汉:每天入夜邻里邻居围坐在院子里乘凉,坐在一起家长里短,不时发出一阵阵爆笑,还有小孩子们的追逐打闹,这家母亲招呼小孩回家的呼喝,那家叫邻居过去乘碗排骨藕汤的喊声-----这才叫生活气息。哪像现在,大家都住进了高层公寓,关上门连邻居是人是狗都不知道。

我觉得其实西方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东方人,适合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在福建的围楼里,在就上海的弄堂里,在成都的茶馆里。但是没办法,在这个西方文化无孔不入的时代,大家都蜂拥着住进了高层“监狱”,却还在沾沾自喜自己的所谓西方式生活,孰不知比起我们贫穷的父辈/祖辈,我们失去的是“人情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什么样的人都有拉 说话不要太绝对

其实所谓礼仪.文明是相对而言的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

只要当地人生活的舒适,习惯...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

当然仅仅是对某些方面而言,有些行为不管放在哪里都该被鄙视

国人目前弊病不少,很多方面是确实要痛下决心改的

在入乡随俗,尊重他人上,很多国人差劲的不是一点

但是也不能因此自我鄙夷,因为别人看着不爽就去迎合外人的胃口改变自己,

毕竟从感情上来讲,自家的是最好的,自己过得去就好,为何要刻意在乎外人的眼光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主是用 内心對大陸的仇視+道德標準的不同+各地區人習慣的差異+? 煉出了 第一篇。藉以擡高臺灣的地位,臺灣人的地位,來滿足 内心固有的[優越感]。由於大陸與臺灣的差距正在縮小,樓主只好用貶低大陸人+自己不是中國人 來擡高自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南京觀眾粗魯氣哭法國音樂家

2007-7-4 【大公網訊】法國巴黎國立音樂學院教授布菲日前在南京音樂會上表演時,因場內人聲嘈雜,布菲氣得哭了起來。

據《揚子晚報》報道,目前就讀巴黎音樂師範學院、也是布菲中國音樂之旅的翻譯牛翔宇說,布菲彈奏李斯特和舒曼的作品在法國可謂首屈一指,她任教的巴黎國立音樂學院也是全歐洲最好的音樂學院。牛翔宇告訴記者,自己當晚也被現場亂哄哄的場景氣哭了。

布菲已在全世界各地舉辦兩百多場音樂會,而六月二十九日在南京藝術學院的音樂會上,許多觀眾帶著孩童前往觀賞,但孩童坐不住,爬上爬下,製造吵鬧聲,有的家長並不加以制止,而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說話聲,這些細節和嘈雜的環境與寧靜投入的音樂表達格格不入,以致布菲無法繼續演出,到後台調整情緒。在後台,她郁悶地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五十四歲的布菲表示,此行是她第三次到中國,很渴望把最好的音樂帶給大家,但當晚的環境影響她的發揮。

南藝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徐軍表示,在中國聽音樂會有時會變成一件恐怖的事,一般現場非常嘈雜,來聽音樂的小孩子吵吵鬧鬧,裝飲料的塑膠袋發出雜音,讓聆聽音樂的耳朵非常難受。這種損壞形象也妨礙他人的行為,讓國內外音樂家頭痛不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黑心货?上GOOGLE查一下"日本 中国 蜂蜜"的词汇吧,很快就能找到例子。

大陆蜂农本来很朴实,所产蜂蜜是纯天然的。

但自从日本商人来收购就不一样了,他们拼命地压价,还教唆蜂农对蜂群动用化学激素提高产量。

结果当然是有问题的蜂蜜流行大陆,货源流向日本及全世界。

到现在日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件事他们自己不得不承认苦果。

以上例子说明,黑心货并不完全是单方面的责任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主是用 内心對大陸的仇視+道德標準的不同+各地區人習慣的差異+? 煉出了 第一篇。藉以擡高臺灣的地位,臺灣人的地位,來滿足 内心固有的[優越感]。由於大陸與臺灣的差距正在縮小,樓主只好用貶低大陸人+自己不是中國人 來擡高自己。

作人要厚道,不要乱扣大帽子给别人吧,那是大陆文革的普遍作法。

如果你反共,你就应该反文革。

如果你挺共,你就更加需要反对共党的不良作法。

如果你只是想反楼主,,那,我不多说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黑心货?上GOOGLE查一下"日本 中国 蜂蜜"的词汇吧,很快就能找到例子。

大陆蜂农本来很朴实,所产蜂蜜是纯天然的。

但自从日本商人来收购就不一样了,他们拼命地压价,还教唆蜂农对蜂群动用化学激素提高产量。

结果当然是有问题的蜂蜜流行大陆,货源流向日本及全世界。

到现在日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件事他们自己不得不承认苦果。

以上例子说明,黑心货并不完全是单方面的责任喔~!

沒看到你說的新聞,該不會是黑心新聞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主是用 内心對大陸的仇視+道德標準的不同+各地區人習慣的差異+? 煉出了 第一篇。藉以擡高臺灣的地位,臺灣人的地位,來滿足 内心固有的[優越感]。由於大陸與臺灣的差距正在縮小,樓主只好用貶低大陸人+自己不是中國人 來擡高自己。

唉,我還是先刪了比較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沒看到你說的新聞,該不會是黑心新聞吧

用以查询的关键字我弄错了,应该是"山口喜久二",相信能看到不少的网页。

原文来自于日本《时代》周刊8月6日,题目是“中国“毒”来自日本”。

中国食品の「毒」は日本から来た

朝日新聞社「AERA」最新号は「中国の『毒』は日本から」というタイトルの記事を掲載した。

 記事は、日本は中国の食品安全問題に対して、逃れようのない責任を負うと指摘。

 「商社マン、養鰻業者、養蜂業者は、中国の農薬も抗生物質も、みな日本から来たと証言する」

 と書いている。

可以在日本google上找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哪有對對岸有意見= =++

我只有衣服是綠的謝謝

嗯抱歉我用詞錯誤了。。。應該改爲“大部分”

不可否認的是偏見確實存在

我在另一個論壇上看到的帖子,裏面大部分臺灣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覺得中國貨=黑心貨,大陸的網站不能連因爲全是病毒,大陸的食品不能吃吃了會得病,大陸人眼裏只有錢爲了錢可以下賤

中國的經濟是靠廉價勞動力拼上去的,沒有後勁

看了這些我就很火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