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10 發表於 March 13, 2004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13, 2004 雜記-白色污痕已記不得是何時起一層厚重的”商業炒作”緊緊包覆著所有年末的平安喜樂.唯一釐清的只有這片繁華榮景與年俱增,越是寶樹銀花燈滿路,一夜黃金舞.而今年在各7-11商店皆發現店員頭上頂著個紅呢小尖帽,帽緣點綴裝飾以一圈毛茸茸的雪白細帶,別有風味.有人說,這是一個流金橫溢,物慾濫觴的年代. 異教徒在一街狂歡崇拜中盲目的信仰混亂,披著聖袍的商人以主之名暢談這聖嬰降誕,並推出種種促銷手法.以愛情,以溫暖,以團聚,以歡欣為號召,誰是教眾?誰是異教徒?金錢的力量使信仰無遠弗屆.而這也形成為惟心主義者與惟物論點的唇槍舌戰.因為以心感知萬物,以心反映世界,惟心者以為世界之真實性乃奠基於心內世界之存在而顛簸不破.相信世界是真實的所以世界存在,悲,歡,離,愁,怒,喜,樂,苦,無不入心而存.是先納於心而感於物,相信自己會飛,並以為腳下踩著的是一片穹蒼平莽,你說這是飛了,而世界亦如是.只是我們常將此類人種歸於精神疾病科類,並奇之,慌之,且遠之.所以在1984年倫敦地下1+1=3.而這不過是巨鼠與內心價值觀的潰散.然而,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死?我想第一個問題不必問我,很多宗教團體十分樂意位各位解答.人為什麼而死?先人誠有明見,早早就提出了”人為財死”.只是惟物者勢必先納物於心方得求此物於所,若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當是思之鴻鵠而取之長空,則此心應非彼心方是.而當今社會對於自由,愛情,金錢的價值觀似乎是“自由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金錢故,二者皆可拋.”儘管這是某小說對於生活的見解,是略嫌悲觀了,卻不失其一定的真實性.並不是全社會必然性的自我追求或後經濟主義形成的條件型資本生活圈.我以為如此理念的產生純粹源於根存人性的貪掠佔有慾,Human Beings.已經與基因鏈緊緊嵌合乃至於構成整個細胞與所謂人類生活的痕跡,我們稱之為”歷史”.習史者何為?鑑往而知來並得前車之鑑,如此出於云云史家之口,並直書不隱的錄下一連連再再發生的史實.當思此”不貳過”乃出於古文史家.至聖.狄更斯說這是個沒有偶像的年代,人說是個心靈空虛的社會.源自於神權時代所有信仰單一而純淨的先人們,而完全主神信仰隨著工業革命與資本家激起的滔天巨浪破碎成片片采采,散亂乃至於有目的的朝向物質層面的社會化.精神與心靈上逐漸失落往昔得撫慰的安寧,諧和,與平靜.就像用立可白塗抹後一圈圈圓圓的印漬,彷彿是消去了,卻仍留下一個記號提醒你那原本不是如此.用硬幣刮上少許便露出模糊不清的污痕.而口中喊著如此皆是金錢陷阱,商人們搞的噱頭卻仍大肆採買慶賀的人們,在狂歡之餘,是否也會稍稍瞥見那白色污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