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對體罰問題的思考


Recommended Posts

OK。

不能拖下課時間

但是可以假藉輔導名義留校 一樣是妨礙到我的自由。

所以其他非狹義性體罰之懲罰也有需要規範的地方囉?

還有我不懂法律 不太懂為什麼一定要符合刑法規範?如什麼少年福利什麼法的那種額外立法不可行嗎?

  法律立法有一定的原則,特別是懲罰性的規範並不是說立法委員通過了就好,而要兼顧棋合理性質,如果法律內容超出了合理範圍,這樣的法律不會為人民所接受(好比,全部犯罪都以死刑論、法官自由心證、法律規範溯及既往),其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即會喪失(人民對法律的信賴度降低)。所以,額外的立法,只要是刑法範疇,都必須有一致的合理程序與其該有的法律基礎、懲罰的明確性等,由老師自由心證來審判且給予不一致的懲罰,等同於是直接顛覆了這樣的遊戲規則。

  另外,據我所知,輔導不可以強迫參加,而且就算參加了也有時間的限制;在輔導的內容上,也不可以教導新的課程。這都違反教育法規,不過好像很多學校都這樣做的樣子,而學生也不知道有這樣的規範。

科科 如果是目前設立的資優班(化名為專長班招搖撞騙的那個)呢?

接上題 所以我滿十四歲 我就有權自願把我的人權拿去被侵害?

  我舉的那個例子是要說,既然法律認定十四歲以下的人沒有責任能力,那我們就無法主張以自由刑或是科以罰金、體罰等方式來處決學生,除非將這樣的責任能力門檻下移,但這又是一件困難的事,這樣的規定通常都有其學理基礎,除非我們能提出更具說服力的理由或是證明責任能力應當可以更年輕,才會有機會。

有點腐儒的味道,難道只是「合理」就可以一意孤行的極端地急速廢除行以有年的政策?且對於造成其他方面有問題的調查輕描淡寫帶過?

有時候 合理的主張(尤其幾乎只是基於法律合理的)也要與原本的方案做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益處以及可行度,而若圖表顯示結果對極端反體罰論者不利,我想他們應該也只會緊咬著法律不放吧,畢竟預測未來的圖表與統計絕對沒有「一定」而只是「可能」,最後若產生社會問題我想不是哪一個極端反體罰者或是人本成員需要承擔的,從這樣看來,教育部氣急敗壞希望人本不要插手教育專業的心態也就可以理解了。

目前在人文版討論的這個問題不是純理論而是需要考慮到全盤的政策 受體罰者不全然是受到美國黑奴般不人道的對待 我不懂面對一個複雜的問題 極端反體罰論者怎會不懂這般急燥地單刀直入可能會產生更多問題?(況美國黑奴當初也不是全部贊成解放,林肯就是被黑奴殺掉的)

  當然理由沒有這麼單純,反體罰論者有許多對體罰的質疑與自己的立論,追求合理只是一個上位概念(好比法律改革,常常以追求正義一言以蔽之),像是,體罰的基礎是什麼?為什麼老師有體罰的權利?對教師這個角色而言,這算是一個職責或權利嗎?體罰有教育效果嗎?教育的概念是什麼?給老師體罰權是否縱容老師不務正業地濫用(好比老師如果有方法,那就應該以正面的教育手段來教導學生,但如果給予老師體罰權,會不會因此導致許多老師根本不在乎正面教導,而只用這種逼迫的方式來教學?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老師常常成為「名師」)?

  產生的問題的確應該加以防範與解決,如果一個政策是正當的、且急迫的,似乎不應該以其派生出來的問題作為廢止或停擺的判斷依據,除非其產生的問題比所欲追求的價值還來得大,那在還不能解決問題之前,的確不能貿然施行,但體罰廢止沒有這種困擾。

  法律是一個界限,現在體罰論者所追求的體罰(或者也可以說,過去所持續的體罰習慣)已經超越了法律所可容忍的範圍,所以通常學法律的人不會主張教師有體罰權,因為那已經違反了對法律的直覺與邏輯,至少我目前看過的一些法律對體罰的相關論述中,還沒看過有支持體罰的論調。如果這點體罰論者無法解決,那有再多的理由,都很難作為支持體罰的有力論述;而在教育方面,如果體罰論者欲以「懲罰有教育效果」做為立論根據,也是困難的,至少目前心理學都傾向於「懲罰是防止當下的錯誤,而非可使人真正學習到懲罰者欲表達的價值觀念」,這點也是體罰論者的極大挑戰。這兩者,都是過去「體罰習慣」所產生的問題,我們的確可以主張限縮體罰概念或是直接零體罰來解決,但很難基於因為零體罰所產生的其他問題而讓這樣的「過去的體罰習慣」繼續實施下去,換言之,政策改變是勢在必行,要嘛零體罰、要嘛限縮體罰概念,但後者顯然沒有人在做,自然也無法成為政策的訴求(我只見到體罰論者會以其為由來嚷嚷零體罰如何如何,卻沒有如同人本之類的組織來遊說政府或立法者),這是民主體制下某些主張者不行使權利,而不是已達成政策者本身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是好老師,也有老師人文素養跟修養的水準是不夠的,這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發展...比方說有某位老師思想仍然停留在過去,認為學業成績才是看人的唯一標準,給這種人體罰的權利固然有助於學業成績的進步,不過嘛...是不是就算教出亮眼的成績單,在思想方面也會淪落為舊式的精英思維觀念?就是那種名校生狗眼看人低的情況。是不是更應該要讓學生多更多的自我思考,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標,然後自動自發的努力?如果到了高中,課業還需要這樣來逼,基本上,我覺得這樣的學生到了大學或是出了社會也不會有驚人的成就的,思想一樣也是老舊觀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