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高中必修情愛學分?


Recommended Posts

98學年開始 高中必修情愛學分

更新日期:2007/06/19 08:24 記者:【韓國棟/台北報導】

台灣的中學生愈來愈早熟,預定九十八學年實施的普通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草案出爐,將情愛關係的轉變、解組、分手,列為重要課程內容。此外,因應台灣多元語言文化,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也首度將國家語言政策列入課程。

公民與社會 列入大考

現行課綱是九十五學年開始實施的新課程,因屬「暫行」性質,簡稱「九五暫綱」,正式課綱預定九十八學年起實施,目前各科草案陸續出爐,並在各地舉行公聽會。九五暫綱「公民與社會」將兩性關係列為重要課程,九八課綱進一步將男女情愛列為重要課程。

九十八學年開始,「公民與社會」成為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新增考科,課程綱要修訂方向和內容備受矚目。

草案規定,高中「公民與社會」仍維持必修八學分,選修六學分。必修安排在第一、二學年,每學期二學分,每周授課二節,授課時間以連排為原則,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便於公民活動的進行。

這項草案相當重視「情愛關係」。草案指出,十八歲前後的發展心理學有「進入成年」和「成為慾望主體」的議題發生。高中生應該瞭解情愛關係的意義,以及情愛關係可能面臨轉變,特別是解組、分手的可能。

國家語言政策 新課程

新公民與社會課綱草案還新增國家語言政策,從本土文化開始說明國語、方言及語言之間的關係。

「公民與社會」的審定本教科書,應從現行語言政策談起,並介紹社會語言學的知識。草案提醒教師,講課必須採取價值中立的立場,要與地理、歷史知識連貫,具高度跨學科學問性質。

「如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如何分手,是許多高中學生的困擾!」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柯慧貞說,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重視男女情愛教育相當好,但重點是老師如何教才有效果。

柯慧貞說,男女情愛課程,不是純理解,也不是純死背的課程,而是經驗式的學習,老師的教法非常重要。

情愛心理學 不容易教

高中游姓老師說,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含括心理、社會、教育、法律、政治和經濟等內容,男女情愛需要心理學、社會學和輔導方面的知識,對高中老師是很大的挑戰,不容易教。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主任鄧毓浩指出,這項新課程困難度高,為提升老師的教學水準,教育部已開始進行教師重新認證,學分不足的高中老師都要補修學分,取得足夠學分後才能換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619/57/g1ch.html

不知大家對這項草案有何看法???

我是覺得沒這個必要吧

有了這個不就等於間接要高中生交男女朋友了嗎???

而且修了這個不就是為了分手時用得著麻!!!

也就是高中生談戀愛只是兒戲

最後走上分手是必經之路

總覺得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何況只是高中生

對戀愛也沒有很清楚的定義

就得被迫去嘗試

如果是大學生的話那還沒差

畢竟已經到了足以判斷的年齡了

這是我的看法啦

若有不合請見諒(H)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反正上面說一套下面做一套

我們學校也有很多必修

但是從來沒有上過的課

EX.生活科技都配給數學老師

不知道會不會被官員看到XD

原來你們學校也會這樣啊

我們是公民配給國文=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聽說大學也有愛情學分

可是我一定死當的 科科

至少我覺得大學有比高中有好啊(H)

我覺得這個課開的不錯

實際上確實有這種需求

只可惜大家很喜歡把教育部公佈的東西給扭曲

不然就是用主觀意識去解讀

只是不會是所有的高中生都需要吧

只有些人可能需要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既然要修愛情學分嘛~

要求開放實習!

實習的話 有可能有人沒實習對象

不要管他

這一切是教育部博新聞版面的手段

我突然覺得 教育部很喜歡

嘴上說說 呼弄 記者 好讓他們上版面

這些政府官員 你要博版面也說有建設性的嗎

不要說了之後 不了了之

你這樣為啥不去深藍的匿名版

跟他們一起天馬行空 虎濫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說凡事都要靠經驗多寡,來學習其中遇到的問題

那我覺得

這個情愛學分就不可能每個人都能過關了- -....

不過站在社會角度來看

這個課程,就有必須的存在性

畢竟現在的很多學生,對於這方面的問題

都沒辦法以正確的態度去處理

所以我想這是教育部增修這項學分的主要用意吧...

或許課程沒有用,但是他們起碼盡到這份教導的責任了!?

[我得趕快去訂購墨鏡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