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解放軍統一討論串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921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1948年长春围困战前,居民为五十万左右。五个月的围困,全城七百余万平方米建筑,230万平方米被破坏。一切木质结构部分,大到房架,小到交通标志牌,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而一切可以当做食物的东西,如树皮、树叶之类,都被尽情地送入口中,化作维系呼吸运动的热量。

战后长春只剩下十七万人。

究其根源, 一是国民党存有幻想,二是顾及军心士气面子,围困之时,国民党不准百姓离城。尚传道提出“人人种地,日日练兵”,号召军民同舟共济,保卫长春。郑洞国讲台湾正在训练大批美械新军,即将开赴东北大举反攻,只要守住半年左右,大局能扭转。

幻想成为幻想,口号只是口号。即便人手一把锄头,掘去沥青的马路能长庄稼,也得等到秋后才能吃到嘴里,而存粮只能吃到七月底。五十万张嘴,成了国民党的沉重负担。

七月下旬,蒋介石致电郑洞国,从八月一日起,疏散长春哨卡内人口,只准出卡,不准再进。

共产党早已森严壁垒。六月二十八日,一兵团政委萧华在政工会议上说∶敌人疏散人口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一、强迫逼出,二、组织群众向我请愿,三、搞抬价政策,收买存粮,逼得群众无法生活不能不外逃,四、出击护送群众出境。因次我对长春外出人员一律阻止,但不能打骂群众,纵有个别快饿死者须要处理时,也要由团负责,但不应为一般部队执行,禁止人民与长春市之来往,禁止与长春之贸易关系。

九月九日,林彪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

我之对策主要禁止通行,第一线上五十米设一哨兵,并有铁丝网壕沟,严密结合部,消灭间隙,不让难民出来,出来者劝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但后来饥饿情况愈来愈严重,饥民变乘夜或与白昼大批蜂拥而出,经我赶回后,群集于敌我警戒线之中间地带,由此饿毙者甚多,仅城东八里堡一带,死亡即约两千。八月处经我部分放出,三天内共收两万余,但城内难民,立即又被疏散出数万,这一真空地带又被塞满。此时市内高粱价由七百万跌为五百万,经再度封锁又回涨,很快升至一千万。故在封锁斗争中,必须采取基本禁止出入,已经出来者可酌量分批六续放出,但不可作一次与大量放出,使敌不能于短期内达成迅速疏散。如全不放出,则饿死者太多,影响亦不好。

不让饥民出城,已经出来者要堵回去,这对饥民对部队战士,都是很费解释的。饥民们会对我表示不满,怨言特多说∶“见死不救”。他们成群跪在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将婴儿小孩丢了就跑,有的持绳在我岗哨前上吊。战士见此惨状心肠顿软,有陪同饥民跪下一道哭的,说是“上级命令我也无法”。更有将难民偷放过去的。经纠正后,又发现了另一偏向,即打骂捆绑以致开枪射击难民,致引起死亡(打死打伤者尚无统计)。

比之草民百姓的命运,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黯然失色了

白 骨 之 城

“兵不血刃”的长春之战,把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推上了第一线。

尚传道在回忆录中写道∶“根据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由于国民党拒绝投降政策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

10月24日,南京《中央日报》在一篇《长春国防守经过》中写道∶“据最低的估计,长春四周匪军前线野地里,从六月末到十月初,四个月中,前后堆积男女老少尸骨不下十五万具。”

长春变成不折不扣的死城,饿殍之城,白骨之城。

解放后,熟人见面就问∶你家剩几口?就像现在问∶你吃饭了吗?

至于长春围城之战究竟饿死了多少老百姓,有几种说法。

其一是作家张正隆在《雪白血红》里说的十五万。张正隆是军人,他本来就不敢在书里披露太多的实情,而他所能得到的资料也肯定是被尽量压缩了的。所以他书中所说的十五万不足为信。

另外75年被释放的国民党战犯段克文在他的《战犯回忆》一书中说,长春围城饿死了六十五万。他当时就在围城之中,有一天忽然听说城中有一家店铺在卖熟肉,大家闻讯都蜂拥去抢购。段克文带人去了那家店铺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卖的是人肉,当场就把老板拉出来毙了。段克文在书里说,他当时听说有个解放军连长实在看不下去这么多老百姓被活活饿死,忍无可忍,拔枪自杀。段是被中共关押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战犯,对中共当然恨之入骨,释放后绝不留在国内,第一批就出去了。所以他的六十五万说也不足为信。

日本曾出版过一些满州回归者的回忆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后来任日本一家大保险公司总裁的回归者写的。当时他在满州国首都“新京”,即现在的长春。国民党进城后,解放军把长春包围了起来。国民党本想遣送他们这些残存日本人回国,但长春的交通已被完全切断。后来城里的粮价飞涨,呆在城里已活不下去,他就和三个日本人一起想逃出去,结果解放军城外设置了铁丝网防线,不让他们出去。他们身上带的一点粮食又被中国强盗抢走。他们在长春城外的荒野上露宿了三个星期,每天靠吃野草度日。他的两个同伴后来都饿死了。他自己最后从野狗挖的狗洞中爬出铁丝网防线,一路讨饭来到沈阳,找到日本人遣送团,才得以生还回国。据他说,长春城外到处都是饿死者的尸体,他亲眼看到中国人吃人肉的情景。当时日本新闻界估计在包围长春期间饿死约二十到三十万人,留在长春的日本人也大部份都被饿死了。因为日方已经无条件投降,与国共双方都无关系,再加上日本新闻从业人员的竟业精神相对较好,相对比较客观,所以日本估计的长春围城饿死二十到三十万人应该说是比较准的。

如果我们把张正隆所说的十五万和段克文所说的六十五万,两个不同方向的夸张值取一个算术平均值,则是四十万。取一个几何平均值,则是三十一万。那么中国方面国共两党的估计值应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日本方面的估计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则三十万人正好是两个估计之间的值:日本估计的最高值与中国估计的最低值。这个数字和中国报导出来的南京大屠杀的数值差不多。

辽沈战役的总指挥是林彪。后来“九一三”林彪叛逃出境,然其却坠机而亡。林彪的这种下场,可说是其指挥辽沈战役饿死三十万长春百姓的报应,那饿死围城的三十万冤魂郁结了三十年的冲天怨气,决不能放林彪的活口逃出去。

以上是转帖的文章,下面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一直不太明白林彪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虽说围困长春开始的时候,辽沈战役还没有开始,解放军还没有绝对的实力同时攻击并且解放长春、沈阳、锦州这样的大城市,但是断绝上述城市的粮食供应,迫使城中百姓与守军争食,付出这样惨重代价,我想绝非上策。

至于郑洞国,他把军人的名节、长官的重托看得远比百姓的死活更重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基本上

我對國軍不抱任何希望(也許我是比較悲觀的人吧?!)

以飛彈飛行距離與地理關係來看

中國大陸與台灣近在咫尺

一旦很多飛彈打過來,台灣根本無力還擊

還有,軍方曾模擬過"如果一顆巡弋飛彈沿淡水河打入台北市,途中至少要用兩顆或者更多的愛國者飛彈才能攔截(而且需要百分百命中)"

這樣下去很難打勝仗...

當然,也要看全體軍民的團體意志

如果有一定的意志力,說不定還能堅守住這個家園!

打巡弋飛彈用愛國者太浪費了,對物這種時速不及音速的低速低空目標不如用.50機槍來的實際,用愛國者打只是官方安慰的說法;如果軍方直接說"巡弋飛彈用機槍/砲打就好了",那記者和民眾一定又會問說"那花費大筆資金買來的愛國者是要幹嘛用的?"但大家都沒想到飛機的殺傷力比彈道/巡弋飛彈來的大啊!

補充:一般防空飛彈(當代的)的攔截標準是三沒有90%以上的命中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误差,但绝不是您在上次讨论中所持的CEP300这么大的量值,综合现代国际弹道导弹技术的平均水平,我认为最高也在CEP100以下。向飞毛腿那样的东西,只能在两伊战争中针对平民的袭城战中使用,战术意义不大。

您那个CEP300的数值是80年代出口中东某国的某型弹道导弹数据,且该导弹做过技术处理降低了CEP,甚至听说发生过对方购买导弹试验后发现CEP虽在要求之内,但比在中国观看试射大为降低,引起双方分歧的事件。

现代短程弹道导弹上使用惯导技术就可实现CEP100的目标,如果加装北斗末制导或其他末制导手段,我认为CEP还可更低至惊人水平,类似战术要求在俄装备的短程弹道导弹上已经实现了。

所以,直接或间接故意的打击平民目标一直以来不在解放军的考虑范畴中,而解放军装备的武器也可达到精确打击军事目标的要求。

客观来讲,仅仅180枚爱国者PAC2对台湾的军事意义不大,即使再买200枚PAC3,也不会产生太大改变,仅仅是机场挨10枚还是挨8枚的问题。

另外大陆的巡航导弹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好像台湾军友未将其考虑在内,目前一切防御假设都是基于弹道导弹而设。

嚴格上來講,個人認為"用飛彈攔截飛彈"是台灣官方用以安慰國人的說法,因為把防空飛彈浪費再公路飛彈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而且即使有一、兩千枚飛彈射向台灣來也無法完全癱瘓台灣的武裝力量(用核彈當然例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实我个人比较期待雄3这样的攻击型远程武器。

能打到北京最好。能够造成什么样的破坏我不太担心,但是不是如同大陆很多人的期盼,房价是否能够受到这样的威胁回落?能够减至20%我就已经拜托了。

更正,是雄二E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以我覺得對岸有點丟臉....

明明有那麼好的優勢 確沒辦法好好的運用.....

,钱钱还是钱!!!!!!!!!!!!!!!!!!!!!!!!!!

工业基础

政治环境

国家发展战略

在有了核武器后生存的问题解除了

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了!!!!!!!!!!!!!

没有事情是可以拍脑袋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今天出版的AWST有一篇提到這個試驗的後續新聞,文章中還有一個推測碎片分布和可能影響的衛星數量圖片。

軌道上碎片的辨識追蹤問題由來已久,2002年10月一共有11個國家的太空機構就曾經共同對跨國太空碎片合作委員會提出的草案進行研商,其中也包括中國,聯合國裡面有一個針對和平使用外太空的委員會也提出過對於碎片處理的文件,中國也是撰寫參與國之一。而這個月在維也納召開的會議上,中國勢必得要面對更多的詢問與回答的要求。

目前透過民間單位追蹤顯示,這一次試驗產生超過900片的碎片,增長的幅度相當於過去50年來總合的10%,將會危及軌道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的飛行體,散布的軌道範圍是200到3800公里的範圍。

上個星期位於科羅拉多的太空偵測網(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公佈的追蹤結果是一共抓到647個,平均直徑超過10公分的物體,假如要追蹤更小的碎片,就必須透過在麻塞諸塞州由MIT替美國國防部操作的雷達和SSN其他的雷達一起合作才可以。

根據NASA的一位專家Nicholas Johnston的評估,由於高度的關係,許多碎片會在軌道上存留超過100年的時間。

這個測試曾經一度被認為危及到2月8日結束的國際太空站進行的太空人艙外活動,當NASA擁有足夠的資料之後,經過風險評估之後確定太空人遭遇外物衝撞的機率並未明顯增加。

俄國的媒體曾經報導太空站需要改變軌道以避開碎片的危險,不過這些報導並不確實,太空站有能力改變軌道以迴避危險的外物撞擊,不過這一次並沒有需要這麼作,而且今年太空站是在較低的軌道運行(220英里高度),因為太空梭要送上去的幾個結構體的重量都比較高。

那麼這一次的試驗產生的碎片影響的衛星數量有多少呢?Johnson推測有上百個衛星,包括許多在橢圓軌道運行的衛星,哈柏望遠鏡,太部分的地球觀測衛星和低軌道的通訊衛星,像是Orbcomm,Iridium與Globalstar。中國本身大約也有超過三打的衛星可能受到威脅,未來的神舟太空船也包含在其中。2005年的神舟六號的發射任務就使用美國提供的碎片追蹤資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美国太空总署署长)葛里芬于去年9月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家航天局达成共识,决定与中国航天局局长举行定期会晤,讨论双方在太空科学、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但目前中美从来没有具体计划

包括在国际空间站计划上,也是美国压住不让中国加入的

美方在高技术领域也一直强力限制对中国的技术输入

楼上的,你除了摇头之外,拿点NASA的官方说法出来大家看看把

别po 完一篇文,只会摇头笑,拍拍屁股走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