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Richest 10 發表於 February 24,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4, 2007 如題最近看了某個電視劇的劇情後看到的問題雖然電視劇沒辦法跟現實相提並論可是現實還是會難免發生一些法律無法保護到的問題吧我們學校在公民課的時候曾經由公民老師帶我們參觀高等法院參觀後也讓我興起了想考法律系的念頭不過在不久前看到一本(給法律人的第一本書)←不太確定書名對不對裡面有提到關於高考的情形他舉的例子是類似申論題吧題目我忘了不過大概是認為總統做的好不好還是什麼的那位作者的意思就是假如你寫的偏向泛綠剛好被泛藍的主考官改到就有可能被刷掉那如果考的人一直很雖寫出來的都跟主考官犯沖那他不就都考不上了?法律不是應該要公正嗎?還是現在的人已經不在意那2個字了P.S抱歉第2個有點小離題=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DUST 10 發表於 February 24,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4, 2007 就算是法律,針對一件事情也並非只有一種解讀方式,換言之,政治立場的差異會影響法律人選擇適用法律的觀點與邏輯,往往各種立場都可以有各自符合法律的思維,所以嚴格說起來,要說法律可以有一個「唯一正確」的判準是不太容易的。好比追求正義跟法律經濟學就會有所衝突,後者強調的是用整體社會的最高價值作為依據,好比某事訴諸正義會造成社會必須付出龐大代價,那正義就會被犧牲。法律要完美,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翔宇 10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人們要如何使用法律 , 有著一切多元的發展與選擇 , 不同的需求取向 , 從此所看到的法律就會有不同的面貌 國家考試中所呈現的法律 , 往往可以窺知法學界內部彼此權威性的爭奪 , 為了這點 , 考銓部可費了相當的心思 , 目前考試的出卷方式和以往有所改變(見ps) , 多少也有欲改善從前陋病的作法 , 不過在國文作文方面 , 前鎮子仍有如樓主所說的情形發生 , 這一類作文似乎更符合了 " 上下交相賊 " 一詞ps. 目前的法科考試 , 在專業部分的出題模式 , 不再以傳統申論為主 , 而改變為實例題的作答 , 以民法來說 , 共分四題實例題 , 分別由四位老師出題 , 一實例題有25分 , 每一個實例再分數小題 , 作為25分的配分 , 實例題的作答方式則以列序分明 , 條理清楚為主 , 只需簡明扼要回答實例中的法律爭點即可 , 不需如傳統申論題如寫作文般大費周章 , 又有配分不明等爭議 ; 且實例題中的法律爭點 , 在出題後必須再行審查 , 避免有所謂獨門見解的產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r.Richest 10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離題一下請問翔宇,DUST兩位學長是法律系的嗎?今天看了楊智傑先生的〝千萬別來唸法律〞對於一些裡面提到的上課方式有種...怎麼會是這樣的感覺...打破以往我對法律系的印象(又或者跟我嚮往的不同)裡面還提到了像是共比這種方式選課也只選那種上課有教國考題目的類似這種上課情形而且還是在台灣知名大學的法律系就...有種夢想破滅的感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r.Richest 10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法律不會完美的我覺得加上這一句因為有太多其他因素參雜在裡面而讓法律變得不完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DUST 10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台灣的法律系被日本嘲笑是「法條系」,多少可以看出台灣法律系的定位與目標是為了什麼。我們法學院的院長也很得意地稱道:「我們今年把所有資源都投資在幫助學生考國考!各位選世新是正確的!」不僅是教授認為學生是需求這些的,包含我們的英美法老師也問過全班的學生為什麼念法律。答案有八九成都是「錢」、「律師的職業地位高」。不要太期待法律系能給予你實踐理想的動力,這些面目反而容易使你習以為常、沖淡熱情,甚至是同流合污。除了對自己的堅定不移有信心以外,建議不要唸法律,如果你是一個為了實現理想而想唸法律的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r.Richest 10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台灣的法律系被日本嘲笑是「法條系」,多少可以看出台灣法律系的定位與目標是為了什麼。我們法學院的院長也很得意地稱道:「我們今年把所有資源都投資在幫助學生考國考!各位選世新是正確的!」不僅是教授認為學生是需求這些的,包含我們的英美法老師也問過全班的學生為什麼念法律。答案有八九成都是「錢」、「律師的職業地位高」。不要太期待法律系能給予你實踐理想的動力,這些面目反而容易使你習以為常、沖淡熱情,甚至是同流合污。除了對自己的堅定不移有信心以外,建議不要唸法律,如果你是一個為了實現理想而想唸法律的人。我在那本書也有看到要學生背一些翻翻六法就查得到的法條其中這一段話「考試制度,篩選出來的結果是挑出比較多的考試機器,來替我們人民服務的,而那些經過較完整全面的法學教育、思考問題面向較廣的法律人才,卻被擋在這道國家建築起來的牆外面。」還真令人心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翔宇 10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5, 2007 教授嘴裡雖說著不希望我們成為法匠 , 但現實上各校之間為了國考的錄取率經常在比較 , 國家考試便成為測驗學生的法律涵養與學校法律系水準的指標 , 其實是免不了的既然對法律有興趣 , 那就不需太在意形式上的一些東西 , 大學不只是為了法律而存在 , 國家考試是法律系學生的測驗門檻 , 但絕非是一個 " 人 " 的最後階段 , 人生的發展對於法律系學生來說 , 國家考試是一個必經過程 , 但不需要為此而被綁死 , 看清楚自己想要的 , 遠比糊里糊塗地苦讀國考來的重要 當然 , 對於某些對未來有著打算的人來說 , 國家考試的錄取就代表著第一目標的達成 , 大部分的學生為此目標都不惜餘力的拼命 , 不管是在大學階段或是畢業後 , 為了國考畢業後苦讀個三五年是經常聽見的事 , 就好比古時考狀元一般 , 且在外界的眼光下 , 法律系畢業的學生就表示必須具備有某種形式上的資格作為認證 , 到後來國家考試不免成為審核一個法律系學生是否成功的標準 當年高中 , 除了考大學外 , 是否還有其他的路 ? 現在大學 , 除了國家考試外 , 是否還有其他的路 ? 如果有 , 那麼我們對自己便必須做下決定 , 至於結果就無須再多操心 , 做了就是國家考試也造就出補習班的盛行 , 法律系學生在大學如同高中般地補習 , 比例真的很高 , 畢業後補習班仍然是許多人的選擇 , 且補習班是不分校系 , 只要有錢每個人都是學生 , 不管是不是法律系 , 也不管從前法律學的多爛 , 只要人手一大堆的補習精要講義 , 狠下心來努力地背誦 , 國考就好像大學聯考般 , 成為許多人一蹴登天的捷徑 , 人人都可以是考試機器 , 成為法匠只是時勢所逼 , 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法官檢察官律師等等 , 就留著以後再行思考 想想 , 當初考高中是如此 , 考大學亦是如此 , 現今國考似乎也是一樣 , 形式上的考試永遠重於一切 , 以致於在此之下 , 所有的東西都成了微不足道 , 甚至是不假思索即可解決的憧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kerryboy0814 10 發表於 March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3, 2007 考高中及考大學跟國家考試不同...不同在於是閱卷老師的主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dmisfish 10 發表於 March 3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31, 2007 那,可否說說其他國家法律系學生的狀況呢?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dmisfish 10 發表於 April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18, 2007 法律只保護「懂法律的人」這句話老梗了,只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畢竟法律可細分為積極權益以及消極權益,不懂法律的人只是會有權益部份受損,並不會對主動保護你的法律有所影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