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上課中


Recommended Posts

上午十一點四十三分整。我坐在教室第一排第三個座位,背部順理成章地倚著牆,微微面向左前方的黑板。

我稍微動了一下身子,讓筆記本躺上我翹著的二郎腿,放任只抄到一半的詳解過程不管,在空白的一角,迅速寫下我多天來好不容易乍現的兩句靈感。

講台上,數學老師依然口沫橫飛地講著對數函數的極值。真是有禪意的一個主題名稱,我想。

抽屜裡,被遺忘了三節課的多利多滋飄出一股冰冷的氣息,才讓我突然想起這包早上一時嘴饞的結果可還沒解決。於是我在盡可能不驚動到那塑膠包裝的情況下輕輕拿了一片,再以一種極緩的方式試圖將它安靜送進我的嘴裡,唯恐發出任何不屬於這堂課的聲音而引起老師銳利的眼神掃來。不過顯然我是白緊張了一場,這包原本酥脆的零食已經和空氣熱吻了將近四小時,早就不會再發出任何誘人的「喀、喀」聲了。

嗑掉一片餅乾後,我下意識看了看前後左右的同學。

左邊的同學正不耐煩地看了看錶。然後帶著一臉認命的神情,繼續強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課堂上。

而左後方一如往常睡地不省人事,數學老師的百般威脅似乎遠不如她與周公的定期約會來得重要,老師則顯然是已經放棄她了。

後面的同學突然倒轉筆頭,戳了我一下。原來她的橡皮擦掉到我的椅子下了。該死的,被她這麼一戳,剛剛的文思都要嚇跑七成了。

勉強以坐姿彎下腰側仰,我採取了一個極度不可思議的懶人姿勢幫她撿起橡皮擦。等我辛苦地回到正常狀態,眼前的桌面上卻多出了好幾張考卷,竟然是回家作業。我慌亂地揀幾張往後傳,沒想到就這樣撞掉了我的筆。很好,斷水了,這下什麼詩什麼詞都不用寫了。

我於是強迫自己把焦距重新對準黑板。哇!才一轉眼又出現一個叫「反函數」的怪名詞了。讓我想到反物質,天使與魔鬼。喔,不,我告訴自己得專心。

這時窗外卻傳來擾人心神的陣陣笑語。我的意志力一點兒也不爭氣,禁不住轉了頭,看著窗戶上映著的兩個模糊人影走過,我的思緒又不知飛馳到了哪裡。

隔壁的同學又一次不耐煩地看了看錶。

終於,秒針悄悄繞回十二,漫長的一分鐘好不容易過去了。上午十一點四十四分整,我還有十六分鐘才得自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題目也是能有大格局的。

很明顯這是將短時間給延伸放大變成一種心理上暫時的失焦和遲疑等待。

很多的隙縫可以從點點滴滴給插入敘述。

一秒鐘可以有多久,我倒不覺得這種題材會深度不夠,當然要看作者寫作內容。

雖是老梗,但能將時間延展之術處理的好我覺得仍是具有讓高中生在其中發亮的可能性展露。

如是是追求從大格局看大心得。那想像力遲早會用的乾淨溜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的格局和深度似乎有那麼的不一樣

筠圃說的取材應該指的是以篇幅大小而言吧

以這樣的題材除非又用跳躍式聯想去接到別的東西]

不靠意識流很難再把文章拉長

譬如可以把這一分鐘內發生的事情扯到校園內同時間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樣是可以繞很大一圈而且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要說格局或是深度是看作者對文章架構期望以及意念經營

甚至可以扯到作者是否宏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的格局和深度似乎有那麼的不一樣

筠圃說的取材應該指的是以篇幅大小而言吧

以這樣的題材除非又用跳躍式聯想去接到別的東西]

不靠意識流很難再把文章拉長

譬如可以把這一分鐘內發生的事情扯到校園內同時間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樣是可以繞很大一圈而且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要說格局或是深度是看作者對文章架構期望以及意念經營

甚至可以扯到作者是否宏觀

謝謝指教=ˇ=

我也覺得我篇幅過小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親愛的小白原來是為了這件事來我新聞台呀

呵,多謝泠學長揭露我的身分^_^

我想我說的取材大小是太籠統了

才會造成些許誤會

我的英文課本(遠東第六冊)第二課是一篇愛情故事

講述一位年輕的軍官在車站等待與他通信一年半卻未曾謀面的女子

二十分鐘內透過各種時態的示現與拉回現實的敘述便讓我們了解了他與女子的來龍去脈

整篇時空雖架構在二十分鐘的車站,也沒有史詩般的恢弘,卻是一篇精采引人的小品

反觀本文,一分鐘全在教室裡繞,又繞不出個所以然來,簡媜的水問裡有一篇文章寫樹葉的(篇名忘了,抱歉),你可以讀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