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February 1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2, 2007 全長:263公尺全寬:38.9公尺基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2900噸速力:27節續航力:16節/7200哩主砲:18.1吋砲9門副砲: 6.1吋砲6門防空砲:5吋高角砲24門對空機槍:25mm防空機砲150挺、13mm防空機砲13挺艦載機:7架水上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r.蛋頭 10 發表於 February 13,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3, 2007 好像有點簡略..不過聽說大和的武裝有修改過...這是哪一時期的數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光影隨行 零戰之翼~ 10 發表於 February 1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3, 2007 看起來防空的武器一堆為啥???這麼容易就被美國的飛機打掛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February 1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3, 2007 全長:263公尺全寬:38.9公尺基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2900噸速力:27節續航力:16節/7200哩主砲:18.1吋砲9門副砲: 6.1吋砲6門防空砲:5吋高角砲24門對空機槍:25mm防空機砲150挺、13mm防空機砲13挺艦載機:7架水上機→這是昭和十八年五月經過防空強化後的數據,改裝前的差別在於:副砲:6.1吋砲12門、防空砲:5吋高角砲12門、對空機槍:25mm防空機砲36挺、13mm防空機砲4挺為什麼對空火器一大堆還是被玩死?原因很簡單,都要怪罪日本沒有VT引信、對空火器性能不足、以及使用對空機槍的戰術低劣。在大部分日本艦上常見的二、三連裝25mm機槍,但使用時並不像想像中兩根或三根砲管同時射擊,而是從最左邊的砲管開始射,兩、三秒後十四發的砲彈打完,輪到中間的砲管涉及、同時一號砲執行裝填作業,兩、三秒後二號砲打完,輪到三號砲打,同時二號砲執行裝填作業,以此類推,雙連裝的則左右兩根輪流射擊,如此一來不管是連裝的還是三連裝的在面對敵機時都只有單裝的火力,而防空作戰時能對敵機進行瞄準、射擊的時間疏忽即逝,以那種看似理想的方式命中彈數根本不夠,根據實際案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美軍艦載機都挨過日本的槍、砲彈,惟因命中彈數不足,導致中彈後的美軍飛機都得以安然返航;另外,大口徑的高角砲有使用VT引信砲彈將可使其命中率、殺傷力倍增,看美軍戰艦就知道,大戰末期即使美軍戰艦沒有戰機掩護,日軍飛機也難以接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