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人民币再升 中国危矣!


Recommended Posts

人民币再升 中国危矣!

来源:军事-台海局势

  今日中华网新闻栏头条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又要来中国了!今年9月,他刚刚以财长身份首次访华,而下个月,他又要率领一支包括美国政府众多部长的超豪华“梦之队”,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如此高级别的政府经济代表团访华,对美国来说堪称史无前例!”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黄靖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次访华计划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在评论这个代表团时多次使用了“高级别”和“非同寻常”的字眼。但美国主流媒体认为,这个代表团将在人民币汇率、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向中国全面施压。。。。”

  

  美国压人民币升值,不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是战略问题,是生死存亡问题,80年代,日本经济蓬勃发展,咄咄逼人,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压迫日圆升值2倍多,迎来90年代经济低迷,有了滞胀这个名词,日本失去了10多年,后来东南亚经济发展,货币攀升,定价过高,受金融大鳄阻击后,爆发金融危机,经济一蹶不振。

  

  人民币不断升值,就是产品竞争力不断的下降,出口受阻,真正的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无论外国的中国的,更愿意炒房地产换美元,因为这样赚钱更容易,更快,结果是生产成本更高,老百姓更加住不起房,社会问题更重,最后钱都成了美元,外逃到国外,对中国是又一次掠夺,有百害而无一利,以中国的家底恐怕比日本的下场更次!

  

  美国不断施压,我不断渐升,在市场预期下热钱不断涌入,我不断买入越来越不值钱的美圆,压汇率,替美圆贬值买单,财富大量流失,美圆资产越来越多,还有随时被冻结的危险,国内资金出逃,不光是见不得人的,还有公款,借升值去外置产,捞一把就走,新技术,新设备开发资金被抽走,而且是个长期的趋势,几十年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以中国的恶劣环境,失去10年,几无崛起的希望!

  

  中国刚刚联合第三世界国家提出并通过了制约联合国人权机构议案,引起欧美的震惊,看来还是做的还是不够。

  

  美国代表团来施压了,中国不妨让几个经济学家提几个有损美国,有利第三世界的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报纸网络上发表一下,反制一下。多造造声势,让美国国内的民众都知道,和中国撕破脸,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要颠覆,美国国家利益要受更大打击(听说 埃及也要和平利用核能,不妨支持一下,合作一下),也来影响一下美国舆论,美国选情,教育美国民众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帮帮布什,减轻压力,省得他来诉苦,让中国让步,取得成绩换选票。

  

  还得替布什做工作,这美国也太牛比点了,我们也算仁至义尽了,估计他会感激我们的!

  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啊,下个月就来时间不多了!

PS:请两岸网友都來談談怎麽看這個問題。。謝謝大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人民币不断升值,就是产品竞争力不断的下降,出口受阻,真正的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无论外国的中国的,更愿意炒房地产换美元,因为这样赚钱更容易,更快,结果是生产成本更高,老百姓更加住不起房,社会问题更重,最后钱都成了美元,外逃到国外,对中国是又一次掠夺,有百害而无一利,以中国的家底恐怕比日本的下场更次!

什么叫真正的企业投资?我想此文的笔者对于这个概念没有弄清晰。

企业投资可以是直接投资(建造工厂),也可以是购买股权或者借贷这类间接型投资(也有其他类投资,例如小数额的资金流动、贷款等等,还有另一种投资就是中央银行控制下的海外资产,但这类型的投资在多数情况下不是主流)。这都是企业投资,从经济的角度讲,两者间没有真正不真正这一问题存在。对于后者来说,它更多的是受到投资目标国的利率的影响;央行把利率调高,这类投资的资金流入量就会增加,因为从投资得到的的利润会增加;然后考虑汇率间的差别,最终计得到投资者所得的利润。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利率的提高,使得海外金融投资者更愿意向一个国家进行投资以赚取更多利润,增加了对一个国家货币的需求量,最终提升货币的价值。因此,这方面的来自海外的企业投资是不会太大地受到汇率的影响的,反而会影响到汇率。

而即便是前者也不完全是受到汇率高低的影响。当然,较高的汇率可能造成投资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变得更为昂贵,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但是投资者更看重利润的多少,只要利率高,他们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何况他们也要参考通货膨胀还有外债水准等经济指标。同时,有的人认为,高的汇率会导致外国投资者花费更多的资金在本国工人的工资上,其实工资的高低也不完全是取决于汇率,还有政府法律跟工会,以及生产力还有国内通货膨胀率等等因素存在。更主要的还是考虑生产力跟通货膨胀。再者,面对海外债务,升值反而可以减少债务的体积,就是说可以用更少的本国货币去兑换他国货币进行偿还,减少了本国资金的外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偿还海外债务是有好处的。而且从另一个更为讲求理论的角度去看,升值往往带来购买力的上升,海外货品价格降低,从理论上讲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危险。当然,海外货品带来的通货膨胀更多时候是壁垒引起的,或是貨品出口國國內的通貨膨脹造成的,但是汇率也在其中有一定影响。

而且在一个金融市场开放的国家内,货币市场里资金的流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投机商人们“买钱卖钱”造成的。而且中国目前,乃至日后维持其出口品竞争力的手段并不会完全依靠调整货币价值,也要包括维持自身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

如果能够维持住自身产品的主导地位,自己的商品深入各国的市场,金融市场或者货币市场当中的运作造成的人民币的升值,往往会造成出口收入的提升,同时不降低商品的竞争力。但这要取决于中国自己的能耐了,毕竟中国目前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低,依赖海外投资建厂,或者叫做“贴牌”,以及“由量转质”还有电子科技产品占出口比例少等问题。但是如果单纯因为货币升值造成中国货品竞争力下降,而去全然责备美国,我只能说,这只是种投机取巧的心态。

为何一定要炒地产换美元,莫非在中国炒地产跟换美元有啥特殊联系?

我没看太懂啥意思

美国不断施压,我不断渐升,在市场预期下热钱不断涌入,我不断买入越来越不值钱的美圆,压汇率,替美圆贬值买单,财富大量流失,美圆资产越来越多,还有随时被冻结的危险,国内资金出逃,不光是见不得人的,还有公款,借升值去外置产,捞一把就走,新技术,新设备开发资金被抽走,而且是个长期的趋势,几十年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以中国的恶劣环境,失去10年,几无崛起的希望!

我这里看得朦朦胧胧

如果中国是买美元压汇率的话,人民币的趋势是贬值,而且为啥一定要买入美元。这段所指的只是短期内的影响,换句话说只是表象,按照前文的说法,这对出口贸易在长期是有帮助的,因为货币流出,造成贬值,使得出口商品更便宜,增加了销量,进而在长期内抵消了短期内资金外流造成的损失。因此,利益是长期的

升值跟向海外汇公款更没啥关系,贪污腐败是法律管的事情,无论货币升不升值,法律管得不严,腐败分子们照样贪,照样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美元资产多了就会有被冻结的危险?啥?赚美元跟被冻结资金有啥直接联系=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至于文中提到日本的经历,实际上就目前来说,短期內是很难发生在中国身上的

因为这需要考虑到两国的出口结构。日本出口的多数是汽车跟高科技产品,而中国多数是生活必需品。人们不买车,可以坐公共汽车,但是必须刷牙还有穿衣服。

而且目前来说,中国生产的日用品已经在国际市场当中有很深远的影响,仅仅是产量跟效率,就是东南亚等国未必能在短时间内超越的。因此中国有这方面的主导地位。而日本不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他们所擅长的汽车生产行业,在国际上都是必须跟欧洲品牌进行抗争,因此他们算不上是主导地位。因而价格成为他们的出口品在海外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升值必然造成出口上的损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结合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来看的话,笔者的担忧可以说是存在的,而我前面讲的一大串理论都是放屁,因为都是从货币汇率高的发达国家的角度去看问题的。当然,我之前的回复完全没有考虑政治因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我说得太多了,而且有点语无伦次= ='

简单来讲吧

除了“投机”这种类型的投资以外

别的类型的投资大多数看的都是利率的高低

还有其他经济因素

当然,中国刚刚开放尚未完全成熟的金融业,风险肯定存在的

我只是对文章内的一些误区提出我的看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是中国的银行业也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具体的说起来是很麻烦。

总之就是为了给人民币增加风险,国有银行业加速倒闭的举动。

而且央行对于其基层组织职能的削减也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银行业的过渡是漫长的,而且不具备迅速性。

但是目前呈现的态势就是操之过急。

早晚这个隐患会爆发,最终结果就是政府承担转嫁到人民身上。

戴相龙有化解问题的能力,周小川就差的远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是開放金融業必經的一個階段

任何國家在開放銀行業的初期都會遇到大的風險

(尤其是來自各路投機者的危險)

或許可以說是操之過急

但是往往開放銀行業的目的

就是爲了在一個苛刻的環境下提升銀行的運作效率

當然,我不知道中國的銀行業是否有那种足夠用以競爭的底子

而這也正是憂慮所在

不過我承認,美國人三番五次敦促中國開放金融市場

的確沒啥好意,不過他們也只是抱有一種投機的心態,希望中國能在銀行業上出差錯,他們其實也沒有啥把握。因爲一旦中國在銀行業的改革上獲得了成功,以中國的經濟潛力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很有可能突飛猛進,一發不可收拾。這對美國在亞太的勢力,會造成相當大的威脅,至少是經濟戰略。一切還得看中國自己的銀行還有政府是怎麽應對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中国现在也意识到产业转型的重要性了

06年就是个例子

听说去年全年都在进行重组,尝试把产业往科技类调整

而且降低污染程度大的产品的生产

只是重组到啥幅度,就不得而知

但是中国不改不行

因为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也在崛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国现在也意识到产业转型的重要性了

06年就是个例子

听说去年全年都在进行重组,尝试把产业往科技类调整

而且降低污染程度大的产品的生产

只是重组到啥幅度,就不得而知

但是中国不改不行

因为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也在崛起

不知道,尽人事,听天命。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风口浪尖上,足履危崖啊……

望中华民族,早日崛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