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的真相(溫室效應下的地球)


Recommended Posts

10/13 上映

不願面對的真相

將清楚為你呈現溫室效應下的地球

這個世紀,上一代的人們對地球的摧殘,下一代的孩子將如何承受這個結果

隨著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10~20年內,我們極有可能看見世界末日的臨界點

--

你若熱愛你居住的地球

你若熱愛你的小孩

就一定要看這部電影

導演 戴維斯古根漢

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為你解說,人類未來的命運會是如何

看清楚人類是如何破壞生態環境,將未來推向末日的臨界點

全世界除了反恐怖攻擊外,是否還有思考到與我們切身的問題

溫室效應的影響,未來人類將遭遇到更前所未有的災難

目前地球平均最高溫度,在2005年達到了最高點

未來10年內,所有沿岸城市將遭受水患的嚴重威脅

你一定要看這部電影,你才能知道人類和萬物是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

思考一下!!!

預告片: 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id=1867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我們班今天也從地理老師那邊聽說了

雖然極盡所能的想借課去看

但是台中只在新光影城有

並一天只有3場......

假設不借課

那下午5點場會超趕

(我沒補習,可是其他同學呢?)

又晚場是10點

叫人如何是好?

連這個週休是否上映都要觀察

......

因為不賣座嗎?

到底

利益和地球哪個重要?

絕大多數的人

都還沒體認到溫室效應的嚴重性

科學報告也被"修飾"

(為了不造成恐慌)

這樣子做

難道對地球......不

就算單對人類而言

也不是什麼好事啊

這麼棒的影片

本該是最好的教材

從小學一路到大學都很受用才是啊

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因為不賣座嗎?

到底

利益和地球哪個重要?

不賣座?!

唉唉本來在德安看到預告片還很期待的

雖然這也不影響我想看的衝動:)

可是我前幾天才知道他上映了ˊˋ

一直覺得這種電影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

不管是在知識方面或是愛惜環境之類的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超多關於溫室效應的新聞呢

只是模擬考好像一題都沒出,讓我覺得小失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這部影片(還是算紀綠片)我們地理老師本來要列入必看影片當中。

後來好像因為顧慮到我們高三了,所以就算了。=3=

為什麼不列入勒?這樣就可以很大聲的媽咪拿錢了耶!嘎!

不過...=ˇ= 我還要會去看的: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近某期的讀者文摘有篇文章關於溫室效應

那篇文章跟一般文章提出相反論點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看完之後加入一些我的看法

我認為溫室效應未必是像一般理論講的那麼不好

舉例來說二氧化碳增加有利於植物生長

氣候暖濕有利於雨林的範圍擴大增加基因庫

北極冰溶化當然對俄羅斯和加拿大來說是件好事可以通航

而且文摘上數據顯示因為熱浪死掉的人數遠少於死於寒流的人(沒記錯的話)

不過人為的總是不好

還是讓大自然自己去變化比較好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我去看過了

北部這邊學校還滿提倡去看的

我個人是抱著興趣去看的

其實覺得還滿有省思的空間的

不管內容是不是被評"誇大不實"與否

溫室效應的確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反應著

這幾年的溫度更高達百萬年來的數百倍

以環境學來看

這樣無異是加速冰河時期的到來

很糟嗎?

是的,很糟糕

推薦大家去看

裡面有很多省思的地方!!!

PS。

我要回一下樓上大大的答案

溫室效應當然不是指壞的方向而已

溫室效應的定義是某些氣體可以吸收地球反射的輻射熱來保持地球大氣的溫度

但是

如果,當溫室效應達到像我上面提到的"百萬年來最高峰,近乎百倍"那是怎樣?

冰山對於地表而言

可以反射近乎90%的太陽熱輻射

但是,當冰山逐漸融化時

露出的海洋面積相對增大

這時候,就發生可怕的現象了

海水吸熱較冰多且快

當越來越多的海面積出現

相對吸收的熱能就越多,冰山融化就會越快

成一種"等比"的速率

知道冰山全部融化後,海平面估計會上升多少嗎?

大概,60~100公尺

大概是20~30層樓的高度

而且會造成海水淡化,鹹水魚種死亡

接下來就會產生鏈鎖反應

相信就不用講解了

是的,順其大自然的變化

那就是,加速推演下一次冰河時期的到來

看過"明天過後"吧!

大概就是那樣(沒那麼快且誇張就是了)

再PS。

可以去查查上次熱浪來襲的時候

歐洲美洲死多少人,還有印度等地

就知道有多誇張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到底

利益和地球哪個重要?

電影裡面有提到,其實並不一定要環保和經濟二選一

在1小時18分:

1.如果沒有地球......

2.做對的事情可以創造財富、增加就業機會、持續發展

例如美國因為對汽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限制定太低造成汽車無法進入國際市場

最近某期的讀者文摘有篇文章關於溫室效應

那篇文章跟一般文章提出相反論點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看完之後加入一些我的看法

我認為溫室效應未必是像一般理論講的那麼不好

舉例來說二氧化碳增加有利於植物生長

氣候暖濕有利於雨林的範圍擴大增加基因庫

北極冰溶化當然對俄羅斯和加拿大來說是件好事可以通航

而且文摘上數據顯示因為熱浪死掉的人數遠少於死於寒流的人(沒記錯的話)

不過人為的總是不好

還是讓大自然自己去變化比較好吧!!!

以下是來自高爾的書,列舉十個關於全球暖化的錯誤看法

這兩個剛好可以回復你說的

Misconception 1

  " Scientists disagree about whether humans are causing the Earth's

   climate to change."

 → In fact, there is strong scientific consensus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changing the Earth's climates. Scientists overwhelmingly

   agree that the Earth is getting warmer, that this trend is caused by

   people, and that if we continue to pump greenhouse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the warming will be increasingly harmful.

Misconception 7

  " Global warming is a good thing, because it will rid us of frigid

   winters and make plants grow more quickly."

 → This myth just doesn't seem to die. Because local impacts will

   vary, it's true that some specific places may experience more pleasant

   winter weather. Bu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vastly

   outweighs any local benefits. Take the oceans, for example. Changes

   to the oceans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are already causing massive

   die-offs of coral reefs, which are crucial sources of food and shelter

   for creatures at every stage of the ocean food chain, all the way

   up to us. Melting ice sheets are causing sea levels to rise, and if

   big ice sheets melt into the ocean, many coastal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flood and millions of people will become refugees. There

   are just som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 warming.

   Other predicted impacts include prolonged periods of drought, more

   severe flooding, more intense storms, soil erosion, mass species

   extinc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s from new diseases. The small

   number of people who experience better weather may be doing it in

   a landscape that is nearly unrecognizabl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