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193 10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6 1.在500克水中分別溶入K2CO3,KClO3,Na2S,Al2(SO4)3若上列各物在水中完全解離, 試問水溶液之凝固點相同時,所需物質中,含有原子mole數何者最少?老師是說:原子莫耳數/原子個數=莫耳數而因為凝固點相同且水中固定,所以mi相同。設a b c d分別對應上述物質,則(a/6)×3 = (b/5)×2 =(c/3)×3 = (d/17)×5解得a:b:c:d=20:25:10:34 所以c最小,答案為Na2S我是覺得很奇怪啦,總覺得自己應該想不到這種解法。還有,為什麼“原子莫耳數/原子個數=莫耳數”啊??大家還有別種方法嗎?想跟大家討論一下^_^2.「油凝固由下面開始,水結冰由上面開始」這句話在學完沸點上升、凝固點下降後, 要怎麼解釋它是正確的啊?我覺得水好複雜,好難討論。3.甲:0.2m KCl 乙:0.1mK2SO4 丙:0.3mC2H5OH 丁:0.3mCH3OH 戊:0.2m尿素導電度高到低:甲乙戊...................這要怎麼判斷呢?還有丙、丁的蒸氣壓大小該怎麼比?如果不同濃度呢?小弟在學習上的問題,煩請大家指教。我已把化學式的數學縮小了,比較好看,也給了代號,這樣要講比較方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極‧KID 11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6 1這種算法我完全沒看過= =''應該這還要看解離度吧...2水結冰是因為水在4c的密度最大因此在上層的水密度必比下層水小(因低於4C)因此會從上方開始結冰而油應該就是溫度越低密度越大吧...不確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土司麵包 10 發表於 Octo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 2006 1這種算法我完全沒看過= =''應該這還要看解離度吧...2水結冰是因為水在4c的密度最大因此在上層的水密度必比下層水小(因低於4C)因此會從上方開始結冰而油應該就是溫度越低密度越大吧...不確定幫你補充一下一般物質密度是 固>液>氣 水是 液>固>氣 ((這不用說八~~xd 之所以水能在4度C使密度最大是因為有 氫鍵 的作用.拉近分子間的距離.導致體積縮小.而密度最大而油因為沒有這種作用所以表面的微小油分子會受重力影響~而往下沉降故油會從下方開始凝固3.導電度 我是從(濃度×解離個數)來看甲 M=0.2 i(解離個數)=2乙 M=0.1 I=3丙 丁 為乙醇&甲醇 不解離戊 M=0.2 i=1 解離出NH4+ ((有錯請指正~不是很確定:p 甲=0.4 乙=0.3 丙.丁=0 戊=0.2故 甲>乙>戊>丙=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tarjimmy 10 發表於 Octo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 2006 1.在500克水中分別溶入K2CO3,KClO3,Na2S,Al2(SO4)3若上列各物在水中完全解離, 試問水溶液之凝固點相同時,所需物質中,含有原子mole數何者最少?老師是說:原子莫耳數/原子個數=莫耳數而因為凝固點相同且水中固定,所以mi相同。設a b c d分別對應上述物質,則(a/6)×3 = (b/5)×2 =(c/3)×3 = (d/17)×5解得a:b:c:d=20:25:10:34 所以c最小,答案為Na2S我是覺得很奇怪啦,總覺得自己應該想不到這種解法。還有,為什麼“原子莫耳數/原子個數=莫耳數”啊??大家還有別種方法嗎?想跟大家討論一下^_^freezing point一樣代表在水中的離子數目是一樣的啊那假設大家都有1 mol的離子在1Kg的水裡面好了你給的化合物全部都是salt所以沒有所謂partial解離的問題1分子的K2CO3可以產生3分子的離子以此類推你就可以知道榮進去的分子數的比然後 由分子數你就可以算總共的原子數量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