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 10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海軍基地中國大陸海岸線有18000多千米,沿岸面積超過0.5平方公里的島嶼有6500多個,這其間,散佈著超過300處屬於中國海軍的各種基地,其中約有200個是在海島上,包括艦艇的停泊設施或各種海軍用軍事設施等。 中國海軍的指揮體制,包括海軍司令部一一艦隊(基地)――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基地)――艦艇大隊(分散基地)等級編制。通常意義中所說的海軍基地,主要是指較大規模的港口,比如艦隊司令部所在的青島港、舟山港和湛江港等等。前面所提的這300多處“基地”,包括很多小的臨時停泊地或訓練設施,其中真正直接用於海軍作戰的大約有15-20處左右,它們主要包括: 葫蘆島:東經120.9度,北緯40.7度。位於渤海西北岸,內港由防波堤包圍,出口位於東南側,港內平均水深5-7米,碼頭位於港口西側。防波堤外被稱為外港,水深7~10米。該港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的3月上旬會有一段結冰期。 由於葫蘆島港深處中國最大內海的深處,不僅戰時便於組織防禦,而且平時艦艇行動可以保持隱蔽性,因此,這裏成了中國最早的核潛艇基地,包括為核潛艇提供的最大洞庫基地和訓練基地等。由於渤海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如果戰略導彈核潛艇裝備的導彈射程足夠遠,中國海軍就可以利用渤海作為戰略核潛艇的發射陣地,這可以使戰略核潛艇無須冒大的風險前出外海,也減少了為其護航所耗費的資源。前蘇聯本也想利用這種方式,但其原本使用的巴倫支海和鄂霍茨克海既不是內海也不夠開放,使其最後只得讓颱風級這樣的戰略核潛艇在北極冰圈下活動,並需派攻擊型核潛艇伴隨護航。 青島:位於東經120.3度,北緯36度,是山東省最大的海港,也是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港區位於膠州灣內,西側的太平灣、忠海灣、前海灣和團島灣等錨地與小青島港一起被稱為外港,平均水深20米以上。東側的內港包括大港、牛港、小港和黃島油港4個區,大港區是主要部分,水深5―13米。 此外,在膠州灣的南端,東經120.2度,北緯36.1度位置,還有於1988年2月完工的遠東地區最大人造軍港,基地總面積達到10.7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9平方千米,有3條防波堤和4個碼頭,總長4.3千米,並有2個船塢。旁邊還建有總面積約12.8萬平方米的各種附屬建築。 北海艦隊共有3個驅護艦支隊,另有1個掃雷艇支隊,1個登陸艦支隊和2個潛艇支隊,另外在渤海內據說還有一支用於訓練的小艦隊。青島港平時駐紮著北海艦隊的大部分大型艦隻,包括112、113等兩艘旅滬級驅逐艦,60年代甚至部署有當時中國僅有的4艘驅逐艦。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旅順、葫蘆島和青島,是北海艦隊的主要軍港(該艦隊負責自鴨綠江口至連雲港南海域的防禦任務),但旅順港至今沒有對外國人完全開放,北海艦隊的其他水面艦艇基地還包括位元於山東省的威海和成山兩地,這兩地部署的基本上都是小型艦艇和輔助艦隻,北海艦隊僅各種沿岸戰鬥艦艇和輔助艦艇就有近300艘。 上海:東經121.4度,北緯31.2度,是中國最大的海港,軍用碼頭主要位於黃浦江進入長江的吳淞口處,該處經過了多年建設,基礎設施較好,約有50個泊位。常年停靠著一些驅護艦隻和小型戰鬥艦艇,沿江上溯,可以看到大量的輔助艦艇和登陸艦。再往黃浦江上游,便是著名的滬東造船廠和江南造船廠,前者為中國生產了幾乎一半多的護衛艦和大量的導彈艇,後者則是中國驅逐艦和潛艇的主要生產廠家,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因此,上海港能夠提供的修船能力,恐怕是其他各基地無法比擬的。這應該是上海軍港的優勢之一。但是該港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是黃浦江水道近年來日益擁擠,上海的市區面積也在不斷擴大,軍事設施旁被民用建築包圍,而軍艦則要在完全開放的水域停靠,是有一定風險的。因此雖然這裏有較多的泊位,但卻不宜停靠太多艦艇,尤其是戰鬥艦艇。 舟山:位於東經122.1度,北緯30度,是舟山群島最大的海港區,其中包括定海、沈家門和老塘3個港區。定海港區為東海艦隊主要作戰艦艇的停靠地,不僅有中國國產的旅大級驅逐艦和江湖級、江衛級護衛艦,從俄羅斯購買的2艘現代級驅逐艦也配屬在這裏。定海港區的水域面積為東西長8千米,南北寬4千米左右,平均水深8米。 舟山群島還有很多小的島嶼,也都有海軍的錨地或碼頭(甚至包括中國著名的宗教名勝普陀山島)。平時僅有一些小型艦艇或輔助艦艇停泊,但在戰時可以為主力艦艇提供多個備用而較為隱蔽的停泊點,有利於在對方強大攻勢下保存艦艇實力。 上海和舟山群島,是東海艦隊主要的兩處水面艦艇基地(該艦隊負責自連雲港南直至福建東山島一線海域的各種行動,下屬有2個潛艇支隊,2個驅護艦支隊、1個掃雷艇支隊和1個登陸艦支隊),此外,根據最新公佈的照片,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基洛級潛艇,就部署在這裏,東海艦隊在福建省沿海也有一些小的基地。 廣州:位於東經113.2度,北緯23.1度,是廣東省最大的海港,其中的軍用碼頭在黃埔港(廣州港外港)北岸地區的新碼頭區西側。由於廣州擁有南方最大的造船廠――廣州造船廠,因此配屬該基地的艦艇也擁有較好的技術支援。但是由於最近一些年這裏變得日益繁華起來,水道較為複雜擁擠,且基地擴展空間有限,似乎南海艦隊對這裏的使用正在減少。 湛江:位於東經110.4度,北緯21.1度,是廣東省第二大港,也是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港內平均水深達到10米。80年代以後,由於南海諸島的主權問題日益顯露,湛江港自1983年起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工程,直到現在仍在持續。南海艦隊的水面艦艇部隊主要包括2個驅護艦支隊、1個掃雷艇支隊和1個登陸艦支隊,其中主力水面艦隻大都佈置於此。 湛江港在雷州半島中部,位置比較隱蔽,港灣內空間較大,向東可以執行在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和巴林塘海峽的任務,向南可以很快到達海南島海域並前出至南海外海,這裏以後應該是中國經營南海的重要基地。 榆林:位於東經109.5度,北緯18.2度,是中國最南端的優良海港,也是支援南海諸島的前哨基地,港內平均水深10―25米,其廣闊的面積和優良的水深,恐怕是未來中國海軍航母編隊最理想的基地之一。 根據公開的資料,榆林軍港目前基本上是供潛艇使用,南海艦隊擁有2個潛艇支隊。由於榆林附近有天然的優良港灣,這一帶還分散部署有部分小型艦艇和輔助艦艇,甚至在中國知名的旅遊勝地亞龍灣,也可以偶爾看到導彈艇出沒。 海南島至西沙群島一帶,對於中國海軍屬於“聖域”,經常利用該海區進行潛艇的訓練和試驗。因為東海和黃海地區海水深度淺,距離反潛能力強的國家近,潛艇容易被反潛機發現,而南海這一海區水深大,且較為隱蔽,很適合開展潛艇訓練。比如根據1999年1月的報導,當時的榆林基地將僅僅部署了7個月的“新型潛艇”(據判斷應該為明級改進型)派至這一海區進行了各種訓練。而且,這一海域很適合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活動。 廣州、湛江、榆林等基地,均屬於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該艦隊不僅負責自東山島至中越邊境海岸的防禦,還負責西沙和南沙地區的守衛任務。該艦隊其他的基地尚有汕頭、海口、北海等地。 西沙:中國海軍在進駐西沙群島之後,為了給中型艦隻以停泊的位置,在西沙群島中最大的永興島興建了大規模軍事設施。1971年,他們把島的西端延長為300米長度的碼頭,兩側水深約8米,可以停泊3000噸左右的艦艇。後來,隨著1974年西沙海戰、1988年南沙海戰以及其他一些緊張局勢的出現,該島進一步擴建了港灣、碼頭和防護堤等基礎設施,並修建了貯水庫、油庫和修船設施,完善了其作為一個軍事基地的各項機能,于1982年成為海軍的2級基地。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彌補中國海軍沒有航空母艦而在南沙群島地區制空權上的缺陷,該島還在近年間修建了一條飛機跑道,似乎可以起降運―8這一級別的中型運輸機。根據中國方面的一些公開報導,該島還部署(或試驗部署)有J8―2、JH―7等型號的海軍航空兵戰鬥機或戰鬥轟炸機。單從距離上推算,在永興島部署了戰鬥機後,中國海軍就可以在南沙群島上保持短時間的制空權,或者說有了在南沙群島上空爭奪制空權的能力,如果使用大航程的戰鬥轟炸機,將給對方以很大的威脅。 總的來看,由於其海軍一直在執行著沿海防禦的作戰思想,中國海軍的基地佈置是較為均衡的,態勢主要以防禦為主,隨著中國海軍向一支藍水海軍的轉變,他們可能會有重點的建設一些重要基地,並把它作為前出大洋的基礎來使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卡塔納 10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第一個bug中國大陸海岸線有18000多千米這樣不就18公里而已版規第七條轉貼來的文章 請註明出處 並請在內文中加入本身觀點否則以灌水判定 希望請注意一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mallwolfs 10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第一個bug這樣不就18公里而已版規第七條轉貼來的文章 請註明出處 並請在內文中加入本身觀點否則以灌水判定 希望請注意一下18000多千米=18KM???要看清楚一點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卡塔納 10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嘎 還真的是這樣勒實在是太粗心了= =" 辨識錯誤 真抱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