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rthur 10 發表於 July 23,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23, 2006 中國大陸海軍的動向冷戰時,挑戰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海洋秩序的國家是蘇聯,當時其太平洋艦隊包括航空母艦、大型艦艇100艘、潛艇140艘等合計約850艘,共約190萬噸,但目前俄國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則大幅縮小,只剩290艘,約75萬噸。今後10年間,俄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軍軍力,應是維持目前的規模。 但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則為確保其海洋權益,擴大戰略縱深,積極發展海權,以提高其國際地位,這從觀察中國海軍進出南中國海的軌跡可窺知一斑,1958年中國即宣言,南中國海諸島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為中國所有,1974年其以軍事行動驅逐越南駐軍,佔領西沙及南沙的一部份。大陸的行動模式亦即先主張具領有權,然後進行海域調查、軍事演習、再行使軍事力這樣的順序。 1992年中國製定領海法,宣稱釣魚台(日本稱「尖閣群島」)為其所有,並開始著手東中國海的海調活動及海洋資源開發,正依其模式向掌控東海的目標前進,並不理會日本EEZ(排他性經濟海域)的主張,進行海調活動。今後勢必會繼續往琉球、小笠原群島的日本南方海域進出,也就是要衝破從日本→台灣→菲律賓的所謂的第一島鏈,目前確已有部份能力,這是中國從沿岸海域防衛構想蛻變,走向將東中國海、南海置入其海洋國土的國家戰略,就長期目標而言,中國有可能突破西方控制的第二列島鏈,即從小笠原群島→關島→塞班島,為瞭解此海域的水溫、潮流、鹽分等資料,今後也會加強海調船在此海域之活動。 目前中國海軍的兵力,各水上艦艇有63艘、潛艇69艘等合計約740艘,93萬噸,其中半數雖在2000噸以下,但多配有對艦飛彈及反潛武器,主要用於沿海作戰。另半數的艦艇有從俄國引進的4000至7000噸的驅逐艦及2000至3000噸的艦艇,均備有對空、對艦飛彈。 最值得重視的是,其建造中的大型驅逐艦,均配有俄製防空裝備及四面固定式雷達裝備。而5艘核子潛艇中,有一艘具水中發射飛彈能力(SSBN)。另據情報顯示,近期內將新加入一艘6000噸的新型核能潛艦。目前中國海軍約有650架航空兵力,近年來並已向俄國添購具攻艦能力的SU30戰機。 中國刻積極發展海軍力量,提升向外洋的行動能力,能否實現在21世紀完成其海洋強國、在西太平洋提升其應有的地位,美日正嚴密地監視。而處在第一島鏈中央的台灣,究竟是要與大陸和平相處,還是甘作美日牽制中國大陸的馬前卒,則端看台灣人民的選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