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報到-北大生走廊借光苦讀 台生震憾


Recommended Posts

我也很震撼

讀書分兩部分,讀熟與活用,

讀熟是輸了,

活用應該還有拼,

因為台灣不少學校一直在各國發明展得獎且量多質優,

這是讀熟課本做不到的。

活用與創意 應該還可以說嘴一下~~

------------------------------------------------

心聲報到-北大生走廊借光苦讀 台生震憾

2012-04-27 01:29

旺報

【清華大學廖近言/採訪報導】

 一個台灣海峽的相隔,能讓兩岸學生有多大的差別?現讀清華大學科管院學士班三年級的宋之琦有最深刻的感受。出自於對於大陸學生的好奇,大二時決定前往北京大學當交換生。在這半年的交換生生涯中,無論是在課堂上、校園內或是宿舍,處處都讓宋之琦深刻地體驗到兩岸學生的差異性。

 埋頭用功 擠進前20%

 在北京大學的宿舍內,她看到台灣的大學不曾出現的「奇觀」。學校規定宿舍在晚上11點時熄燈斷電,然而這卻是宿舍走廊熱鬧的開始。熄燈時間一到,學生們紛紛從寢室內搬出椅子,就地念書。這樣的畫面讓她大感驚奇,甚至許多台灣學生都拿出手機拍下這難得一見的景象。

 在課堂中,宋之琦再次感受到北大學生對於學習積極、渴求的態度。學生們的自我要求相當高,為了要擠進全班前20%的窄門,每個人無不埋頭苦讀。她表示,北大的學生大多都很聰明,但是「無論聰明與否,他們都非常認真。」驚奇之餘,宋之琦有更多的擔心。她坦言,相較大陸學生,台灣大學生真的很「安逸」,更不禁擔心兩岸學生的讀書態度如此兩極化,競爭力比得上人家嗎?

 宋之琦在因緣際會下加入「十佳社團」之一的學生國際交流協會。社團成員個個都是經過重重面試的菁英,透過這個社團為將來留學做準備。社團內依照欲前往留學的國家分為幾個小組,組員自行規畫參訪國外學校,並提交校方申請經費,寒假時便前往參訪。宋之琦興奮地說道:「前往牛津大學參訪時,竟然是副校長接待我們耶!」這也讓她體會到北京大學對於學生的未來投注許多心力。

 社團生活 娛樂僅有1%

 當談論到校園社團生活時,如果要劃分北大學生一個學期的生活作息,大概有99%都是念書,剩下的1%是少之又少的娛樂。若提及熱門社團,多數台灣學生會想到熱舞社、熱音社等,但是北大的「十佳社團」中,學術性與未來規畫相關的社團占多數。相形之下,宋之琦認為台灣大學有趣豐富得多。

 透過和大陸同學的相處,宋之琦覺得北大學生把玩樂與念書分的很開。不若部分台灣學生會玩又會讀書,北大學生鮮少出遊,大多只有在期中、期末考後來個大解放。

 有一次,大陸同學邀請她及其他交換生到天津遊玩。一趟旅程下來,大陸同學比他們更興奮,更在回程的路上不斷的分享心得。對宋之琦來說這麼一般的旅行,在大陸同學的眼裡卻是這麼地珍貴。

 宋之琦說,雖然在北大僅短短半年,卻是個很棒的「文化衝擊」經驗。回到台灣後,她更珍惜清大校園多元的課外活動,但是也常常提醒自己大陸學生對於知識的渴求,是台灣大學生需要學習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1/112012042700578.htm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也覺得有點小誇張.....

不過我問過從大陸中山大學來的交換學生~

他跟我說:「台灣的教授是不事都會說大陸學生很拼?!」

我說:「是阿」

他說:「其實大多數的人也是跟台灣的大學生差不多,很多也是高中很拼上大學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