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張格銘腦中演算 解數學不用紙


Recommended Posts

張格銘腦中演算 解數學不用紙

〔記者朱有鈴高縣報導〕台灣版的「心靈捕手」在鳳新高中真實上演!來自單親、貧苦家庭的張格銘,數學考試時,被老師馮駿林發現他不需要紙張演算、看著題目就能直接在考卷上寫下答案,進而發掘他驚人的數學天賦。

美國電影「心靈捕手」是描述一位未接受正規教育,在大學當清潔工的數學天才故事。

數學解題從來不必用紙計算的張格銘,被同學們稱為「最環保的數學高手」。他在偶然機會下參加AMC 10(美國數學競賽、高一程度)測驗,以接近滿分的成績,獲基金會推薦,將在五月底受邀前往美國參加數學檢定,校內老師已經發動捐款、支援旅費,希望讓這位數學資賦特異的學生,接觸更寬廣的世界。

看著題目 就寫答案

個性沈默、退縮的張格銘,從小數學成績就很優異,但因為其他科目成績不算出色,加上來自單親家庭,家長也無力發掘甚至栽培他的數學天分。直到進入鳳新高中,在數學段考時,他未經紙張演算便直接在考卷上寫答案,引起當時監考的馮駿林注意。

馮駿林回憶,當時他以為張格銘是參考書例題做多了,連答案都背起來了,聽到張格銘回答「我在腦中演算」時,根本就不相信。

馮駿林說,試卷上的綜合除法等題目,解題過程的運算式很龐大,他覺得不太可能未經演算過程就寫出答案,尤其張格銘說是在腦海中完成,於是又另外找了難度較高的題目考他,但張格銘一樣能在腦海中算出答案,且有個人的一套解題方式。

理解能力 老師驚訝

馮駿林進一步解釋,張格銘對於數學的理解能力十分讓他驚異,看完公式不必看例題,就能理解運用。因為張格銘沒有上補習班也沒有參考書,很多解題方式,完全不照「常理」,他往往看到張格銘的解題過程後,才驚嘆地說:「沒錯,可以這樣解題!」

張格銘參加AMC 10測驗,以將近滿分的成績,獲得基金會推薦赴美參加檢定比賽。

這項榮耀對家境貧困、靠母親打零工維持家計的張格銘來說,卻是沈重負擔,馮駿林不忍見難得的資優學生被埋沒,率先捐了一萬元,加上學校老師的努力,終於湊足旅費。

學務主任洪翠玲說,張格銘有很好的數學天賦,但因為缺乏家庭支持,未能及早啟發,學校有幸在過程中提供一臂之力,希望讓他有更好的發揮。

---------------------------------

就這樣一位天才被埋沒在我們學校∼

當然我不是說學校不好∼

不過教育部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他們的體制∼

他們對特殊領域優異的學生都沒有適當的輔助法案∼

以致許多的優異人士就這樣發揮不出原有的能力∼

尤其像學弟出國競賽的旅費還要自備∼

我個人實在很替這位學弟感到悲哀∼

不過各位不知道有沒有發現…

我們學務主任的名字被打錯了…

我今天看到報紙笑好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資助數學奇才張格銘 愛如潮水

校方昨電話接不完

〔記者朱有鈴高縣報導〕來自單親、貧苦家庭的高中生張格銘,具有不需紙張、直接於腦中演算,就能解題的驚人數學天賦,「最環保的數學高手」張格銘的故事,經本報報導後,鳳新高中昨天整天電話不斷,許多熱心民眾表達想要捐款,也有人提供資優教育建議。

張母感謝深覺知足

學務主任吳翠玲表示,張格銘的母親對各方湧入的善心表達感謝,並知足地表示,能獲得支持,讓張格銘順利於五月底前往美國參加數學檢定,已經足夠了!只希望能有專家協助孩子更完整地學習。

昨天一早,張格銘班上的同學便把本報報導的新聞張貼在公佈欄上,雖然部分課程因眾多電子媒體湧入採訪而受到影響,但同學們都對張格銘表達支持。

吳翠玲表示,昨天一整天接到許多電話,他們看到張格銘的故事,都希望能有機會幫助這名有數學天賦的孩子,讓他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接受完整啟發,也有家長打電話來分享個人資優教育的經驗,這些愛心行動,讓他們很感動。

學校為他特訂教材

為了讓張格銘獲得更完整的啟發,學校也將透過輔導室及數學老師們的協助,為他量身打造適合的教材,但他們也期盼能有數學或特殊教育的專家參與,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協助這名特別的孩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不是說給他公式和定義就可以解題了嗎?那排列組合他行嗎?他若沒接觸過各類題型的話,我不相信他能解排列組合的題目,照理講他數學那麼好,看定義就能做題了,那物理給他定義他能算的出來嗎?為什麼他的物理不是頂尖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並沒有酸葡萄的心態,只是因為他能看公式定義就能解題,那為什麼物理不行,至於你所說你數學不錯,但物理爛,情況並不一樣,因為你數學並不是看公式定義就能解題的啊,你數學是後天學習的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數學好物理不一定比較好

不過有部分相關就是了

數學有很多是直接很抽象的觀念(ex極限.向量)再搭配一些我們所知道的常識而成

像向量本身很抽象.但你可以搭配幾何來算面積之類的(相信大家一定看過各式圖形

所以對圖形至少不陌生,這個概念或許能接受)...弄成應用問題.計算題

但物理有時候本身的抽象概念讓人難理解(至少對我來說是啦= =')像電子很多東西

你就是看不到,偏偏一直問你怎麼動的.動量有沒有守恆.加速度多少?比起幾何圖形

身邊隨處可見.這種概念比起來反而難以想像,不過如果這種觀念都能接受並體會

'它'的用意,對那些人來說中間繁複的數學推導就變得回到前面所說的就像幾何一樣

不過是身邊可見,物理考試常常又是結論推導代公式或者做點變化

可惜的是蠻多人都是中間數學推導+完全搞不懂概念就是了...........@@

p.s我也看過物理好數學補考的 我數學畢業考8X 物理也是掛到4x XD

這種也很不一定的說...不過成績好壞感覺倒是有公式可推 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