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二中的溫室效應...


Recommended Posts

  • 3 weeks later...

兩篇文章

Fwd: 開冷氣須留一條縫, 千萬不要省小錢(電費),而花大錢

原來晚上開冷氣睡覺,會令身體出現多處不適。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在連續八小時開冷氣的房間睡覺,

早上睡醒時會出現鼻塞、流鼻涕、頭痛等「病態大廈綜合症」的症狀,

有醫學界建議:使用冷氣機時可在窗口留一條縫,

確保睡房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會過高。

二氧化碳含量過,負責該項研究的黃玉賢博士,

發現在有冷氣睡房內連續八小時睡覺的參與實驗人士,

由於房內的二氧化碳量過高,他們早上會出現鼻塞、

皮膚痕癢等「病態大廈綜合症」 (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症狀 。

香港醫學會會長勞永樂醫生表示,

睡房內的二氧化碳會因空氣不流通而積聚過多,

香港不少人睡醒後也會出現上述症狀,有時還會感到懨懨欲睡,

不少人以為患上感冒到診所治理,但其實只要離開該個環境便會回復正常,

他建議市民於睡前可開窗留一條縫,便可確保室內空氣流,

不致二氧化碳積聚過,睡醒後便可減少出現這不適症狀 。

勞醫生續稱,歐美等地對「病態大廈綜合症的」研究已超過十年,

這症狀是人體對室內環境出現敏感症狀的統稱,

他解釋,由於大廈的空調系統會將室內的有害物質周圍傳送,

例如二氧化碳、懸浮粒子、揮發性有機物、甲醛,部份人會出現敏感症狀,

例如咳嗽、流鼻水、呼吸道乾涸、皮膚痕癢、眼睛痕癢等,

他建議使用中央冷氣的辦公室應定期清理及檢查冷氣系統,保障員工健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第二篇

撰文林怡亭(轉貼自SHAPE)

專業諮詢市立中醫醫院廖婉絨醫師、國泰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涂天健、台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永泰、國泰醫院過敏免疫科主任蔡肇基

我的朋友Katy常說,她寧可省錢少吃飯、少買漂亮衣服,但只要她在的地方絕對要有冷氣。因為討厭夏天的高溫與熱風,讓身體老是黏答答不舒服,Katy寧可整天待在冷氣房裡,放棄與家人朋友外出遊玩的機會。一天上班吹9小時冷氣不夠,回家只肯搭捷運,到家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開冷氣,洗完澡後更是待在冷氣房裡動也不肯動。睡覺就更不用說了,冷氣開通宵的做法讓她半個月的薪水幾乎都貢獻給電力公司。

最近Katy出現眼睛乾燥的問題,隱形眼鏡常常戴不上去,而且鼻水鼻涕流不停,但耳鼻喉科醫師卻說Katy並沒有感冒,建議她轉診過敏免疫科。醫師才剛聽到Katy的症狀,馬上表示她得了「冷氣病」。

• 冷氣吹過頭 免疫系統出問題

像Katy一樣的人不在少數,畢竟誰不喜歡乾爽的舒適感呢?國泰醫院過敏免疫科主任蔡肇基說,一天在吹冷氣6∼8小時,身體還能負荷,但吹冷氣超過8小時以上,就會造成免疫系統的負擔,甚至引起一些免疫系統的疾病。

症狀1:皮膚乾燥

皮膚會直接接觸到冷氣,蔡肇基主任說,皮膚血管遇冷會收縮,讓冷凝蛋白凝固造成過敏;若冷氣溫度設定得太低,室內外的溫差過大,皮膚就會出現乾癢症狀;冷空氣也會讓身體小動脈收縮,導致流過的血液減少,使指甲、手指顏色出現蒼白、發紫、發紅的反應。

如何避免:在冷氣房裡準備乳液,穿上長袖外套,讓皮膚不會直接接觸到冷空氣。

症狀2:鼻子過敏

冷空氣對於呼吸道是一種刺激,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更是一種負荷;只要冷氣吹太久,過敏體質的人就會開始打噴嚏、流鼻水,甚至引發氣喘發作。

如何避免:儘量將冷氣溫度調高一點,最省電、人體最舒服的溫度是攝氏26度。當感覺空氣太冷的時候,戴上口罩、倒杯溫水讓鼻子吸吸熱蒸氣可以改善不適。如果妳有醫師處方的鼻過敏藥物,可以在症狀出現時先使用,並儘量不要讓室內外溫差超過攝氏7度,就可以避免因為鼻黏膜腫大造成鼻塞的可能。

症狀3:眼睛乾

皮膚乾燥還可以多喝水補充體內水分,但眼睛長期處於低溫乾燥的環境下,會讓眼睛乾燥不舒服、甚至演變成乾眼症。

如何避免:拿出妳的人工淚液吧!幫妳的眼睛補充一點水分。如果妳是電腦一族,在桌上放一杯水,也可以提高室內濕度,讓妳的眼睛舒服一點。

症狀4:風濕關節炎

對於有風濕、關節疾病的患者來講,冷氣所造成的血管收縮,會讓患處更加的不舒服。

如何預防:別讓冷氣直吹關節,蓋一件毯子或衣服在上面,幫助關節保溫。

*小叮嚀:蔡肇基主任特別提醒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別吹冷氣吹過頭。因為冷熱溫差造成的血管收? Y,會讓高血壓患者容易頭痛;而冷空氣、喝冷水或溫差過大都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氣喘現象,面臨致死危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