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Recommended Posts

看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

對於其中關於媚俗的描述百思不得其解

媚俗讓人一滴接一滴,流出兩滴感動的眼淚

第一滴眼淚說: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多美啊!

第二滴眼淚說:可以跟全人類一起,因為看到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動,多美啊!

只有這第二滴眼淚,造就了媚俗之所以為媚俗

也只有在媚俗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全人類的博愛情誼

當然這不是全書中唯一讓我疑惑的地方

請各位有看過的大大幫我解讀一下好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呃,

直覺上覺得這應該是個和哲學沒有關係的問題。

不過我沒有看過那本書,所以也無法確定="=

如果一星期內(4/6之前)沒有出現與屬於哲學範疇之內且切題的討論的話,我會把本主題移至文學書籍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我也是剛看過這本書,話說,我喜歡的某個作家在他大學期間把這本書給抄了一遍,題外話

老昆德拉想建立的概念應該是由他建立的小說人物作為探討基準,得知大部分的人們無法獨立生活,於是他們選擇社會化,因為不敢忤逆社會化本身不合理的部份<會被眾人所遺棄>,所以只能選擇順從任何多數人所認為美與善的事物,換言之,如此一來,容易形成所謂的多數暴力,容易讓人因為大家所接受而不懷疑,這是一種懦弱的順從,是一種投身於集體意志以致於無法對自我的生命擁有完整的自主性。

如果社會話無法產生,那眾人就無法形成一種強而有利的集體意志,例如:當社會給你的概念是,人皆生而平等,我們要博愛。一旦你違背這個集體意志所建立的概念,你會被社會排斥。昆德拉覺得,這種沒有理由的順從,這種害怕被遺棄的懦弱,是一種稱之為媚俗的情感。

以上,一點淺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 3 weeks later...
看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

對於其中關於媚俗的描述百思不得其解

媚俗讓人一滴接一滴,流出兩滴感動的眼淚

第一滴眼淚說: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多美啊!

第二滴眼淚說:可以跟全人類一起,因為看到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動,多美啊!

只有這第二滴眼淚,造就了媚俗之所以為媚俗

也只有在媚俗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全人類的博愛情誼

我也是最近又看了一次這本書....書中內容給我很多啟發

媚俗,我覺得是對大眾的一種迎合,使我們失去本質的感動....

記得書中也有提到"生命萬歲"的口號和遊行

很多人身在其中而不知道自己為的是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8 months later...

米蘭‧昆德拉有一篇短篇小說《艾德華與上帝》,收錄在《可笑的愛》,(如果沒記錯)

前陣子因為文藝營的關係所以讀到,覺得很不錯。

它談論的那種荒謬性,心有戚戚焉。

(我承認我是來推書的囧囧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世上有很多因為活著而活著的人,

不停地完成他人的期許,

卻不曉得自己想要什麼,認同什麼,

連座右銘也是抄古人的.

想想覺得很悲哀.

不懂,

座右銘抄古人錯在哪裡?

米蘭昆德拉,順便推一本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

改編自德國作家狄德羅的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之前多校話劇公演採用這個劇本,

覺得對「宿命」這一塊有很好的詮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想當初我會看這本書是因為看了六人行才好奇的,

因為其中有一幕他們在玩猜謎,

到一個女生時,她就拿一支筆往白板點,就一直往下點點點...

大家都猜不出來,突然有個男生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BINGO!!

我那時還在想,那是啥??羽毛嗎??

然後就上網查,才知道原來是一本書...

(PS.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那些點點點的答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認為座右銘應該是自己悟出來的比較好,

因為有些道理即使學校有教,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的知道.

當然如果古人所說的自己也覺得有道理,

拿來當自己的座右銘也行,

但我看過太多把座右銘拿來說說,

卻沒真的實踐的人,

讓我認為座右銘非得靠自己體悟出來,

而不是光抄古人的話就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years later...

不過 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痛罵媚俗 罵的滿爽的感覺

讀這本書的時候 還滿有壓迫感的 他的文字

感覺像一個站在高處的人像你這位站在低處的人抱怨低處的人的媚俗

抱歉啊!

我沒你站的那麼高 饒了我吧!讓我繼續媚俗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