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zzh 10 發表於 March 1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18, 2006 之前在台大的杜鵑花節參觀了哲學系的攤位順便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形而上?」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久因為之前第一次看村上的小說時就出現了形而上這個字眼(100%的女孩?嗯?)「就是沒辦法用過去的經驗判斷的事情。」哲學系的女孩簡單的這樣解釋一點都還是不懂......但是絕得她們好忙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了沒辦法用過去的經驗判斷也就是大的相反不是小黑的相反不是白之類的想法嗎 ?那這是不是和後現代藝術追求的論調有重複的地方呢?希望懂得的人能用淺顯的字眼解釋給我聽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白鹿 11 發表於 March 1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18, 2006 形而上,我想這個詞在文學中應該示泛指"抽象或玄幻的事物",並不一定跟哲學有關。以上。不過,如果你是擁有旺盛求知慾的小孩,繼續看下去也是可以的。哲學中有一門學問叫做"形而上學",英文是metaphysics。physics,是物理學meta,就是後設的意思當我們說一個學問或者研究方法是"後設的"的時候,通常我們是在說,這個學問或是研究方法跳脫了本來應該當作前提的東西。舉例來說,規範倫理學研究的,是如何設計道德規範而讓人達到善。在規範倫理學的研究中,善多多少少是給定的,規範倫理學研究的不是善本身,而是如何制定規則以達到善。而後設倫理學研究時,並不預設一個給定的善,相對於規範倫理學問:"我們要如何才能達到善?",後設倫理學會問:"善是什麼?怎樣才算是善?"這樣講,概念應該比較清楚了。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意思是"後設物理學"。物理學釋一門解釋世界的學問,當物理學解釋世界時,會使用一些給定的前提,例如運動定律,光線折射率等等,雖然某些定律會因為較為合理的定律被發現而被推翻,但是當物理學家研究世界時,還是透過定律的眼光來觀察和解釋。對於形而上學來講,雖然其任務一樣是解釋我們所在的世界,不過形而上學並不把已經給定的科學定律當作前提。甚至形而上學有可能以懷疑科學定律的眼光來試著解釋世界。例如說,科學定律大多來自歸納法,而我們知道歸納法並不像演譯法一般是有效的推論規則(換句話說,歸納法在邏輯上有出錯的可能),於是形而上學家會問,如果歸納法不是有效的推論原則,科學定律如何可能?06.03.27重新編輯時加入以下嗯,基度山伯爵說的是正確的。雖然形上學的英文可以翻譯成"後設物理學",不過那只是巧合。metaphsics中的meta是"在後面"的意思。話說在亞里斯多德為了教學寫的講義當中,有一冊是"第一哲學",其內容是探討形上學相關問題,另外一冊是"物理學"。亞里斯多德死後,後代學者將講義重新整理時,將上面兩冊講義編成同一本書,把"第一哲學"排在"物理學"之後。於是後代便稱呼形上學為"metaphysics"。原來的意思就是:"排在物理學講義後面的那一冊講義"。真是抱歉,我在發現錯誤之後沒有即時更正,然後就忘了XD不過除了這個之外,其他對於形上學的說明應該還是正確的,如有闕漏,還請指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wkzzh 10 發表於 March 23, 2006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3, 2006 那麼...研究形而上的動機是什麼呢?拒絕用已知的事情來做前提是提供一個可能嗎?推翻世界的成立原則後一種新世界風貌的可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九天驚虹 10 發表於 March 23,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3, 2006 形而上超乎形體之外者,即超經驗界或本體界的事物。相對於形而下而言。易經˙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簡稱為形上。形而上學哲學的一部門,為英語Metaphysics的義譯。研究實有的學科,即論所有事物的共同點及此共同點所擁有的特性。因研討的對象為超物質、超感覺或超現象之物,故譯為形而上學,於西元前四世紀由亞里斯多德首創。或稱為本體論、第一哲學、實體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白鹿 11 發表於 March 23,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3, 2006 嗯,我講得不太清楚,事實上形而上學並不是拒絕以已知的事情來作為知識的基礎,而是拒絕以站不住腳的事情來作為知識的基礎。形而上學和科學的目的其實是相同的,他們都想要解釋這個世界。只不過形而上學家不喜歡"眼見為憑"的事。比方說,科學家的實驗是以感官知覺和歸納法為依歸。當一個科學家[觀察]了[非常非常多次]石頭從空中掉下來,他會心滿意足地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個沒有東西支撐的石頭必定往下墜落",而這也是一般常識的看法。不過形而上學家沒有這麼好打發。事實上,任何斤斤計較的哲學家都不會認同科學家可以在觀察了幾百萬次之後就認為"一個沒有東西支撐的石頭必定往下墜落"這個命題為真。剛剛說過,科學家做出這樣的結論,是用感官觀察,再利用歸納法做出結論。哲學家認為,之所以不能如此斷定的原因是,感官和歸納法都無法保證其結論為真。感官方面,早在1X世紀笛卡兒的惡魔論證就已經證明,即使我感覺得到這個世界存在,我還是"不知道"這個世界存不存在。(笛卡兒的想法和莊周夢蝶以及駭客任務是類似的系統)在歸納法方面,休謨(Hume)也提出過懷疑論,指出即使"今天和今天以前的每一顆沒有東西支撐的石頭都落下"為真,也不蘊含"今天和今天以前和今天以後 的每一顆沒有東西支撐的石頭都會落下"為真。於是,雖然在生活上,科學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不過在邏輯上,科學的結論並不是100%站得住腳的。於是形而上家們長久以來的部分工作,就是試圖在笛卡兒和休謨的陰影下(?),用力推倒懷疑論,為我們的知識建立基礎。不過事實上,不管是笛卡兒或是休謨提出的主張,對一般人來說只是杞人憂天。注重實務生活的人們根本不關心事實上的科學的基礎如何。這也造成社會對於哲學的誤解,認為哲學是把真的說成假的或者專門研究深奧難懂思想的學科。以上提出了對於感官知覺和歸納法的懷疑,不過形而上學研究的範圍並不只是這些,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這本書,雖然書名很遜,可是裡面講解得頗為清楚,作為一本行而上學的入門書,是很好的選擇。而我在近日也會把形而上學的筆記整理上來,供大家參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基度山伯爵 10 發表於 March 27,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7, 2006 最初由 白鹿 發表這樣講,概念應該比較清楚了。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意思是"後設物理學"。物理學釋一門解釋世界的學問,當物理學解釋世界時,會使用一些給定的前提,例如運動定律,光線折射率等等,雖然某些定律會因為較為合理的定律被發現而被推翻,但是當物理學家研究世界時,還是透過定律的眼光來觀察和解釋。呃...我有個疑惑就我所知"metaphysics"當初的意義,只是因為它是寫在物理學之後因為當時整個"形而上"的篇章根本就沒有命名,所以只能照他的排序稱謂並沒有所謂的"後設物理學"的意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白鹿 11 發表於 March 27,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7, 2006 最初由 基度山伯爵 發表呃...我有個疑惑就我所知"metaphysics"當初的意義,只是因為它是寫在物理學之後因為當時整個"形而上"的篇章根本就沒有命名,所以只能照他的排序稱謂並沒有所謂的"後設物理學"的意義...哎呀...我去改。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