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沙 12 發表於 February 9, 2010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10 記得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有一次訪談,主持人朱軍問一直單身的演員王志文:40了怎麼還不結婚?王志文說:沒遇到合適的。朱軍問「你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女孩?」王志文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就想找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這還不容易?」朱軍笑。「不容易。」王志文說,「比如你半夜裡想到什麼了,你叫她,她就會說:幾點了?多困啊,明天再說吧。你立刻就沒有興趣了。有些話,有些時候,對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說了。找到一個你想跟她說,能跟她說的人,不容易。」體會這句話裡那種深深的難以言說的滋味,找一個能隨時隨地和你聊天的人真的很難。或許你人緣不錯,與你認識的人很多,和你關係不錯的人也很多,但即使是你朝夕相處的家人,甚或是親密無間的愛人,你也未必見得想什麼時候說就能和他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永遠不必擔心失禮,不必自責,不必畏懼被冷淡和被斥責。通訊錄上的名字幾十上百,熟悉的容顏更是成百上千。可是打開手機,一個一個名字的翻過去,又有幾個人能讓你安心和坦然,可以去打擾,可以去隨時隨地地暢所欲言?生活在我們面前就像一個巨大的漏斗,年輕的時候,遇到的人多,想說的話也很多,無所顧忌,可能今天會跟這個朋友無所不談,明天和另外一個人聊得忘記時間,即使是自己編造的故事,兩個人也能談得津津有味。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會慢慢地發現,能聽你說話、和你說話的人越來越少。這樣的苦衷其實古往今來一直都存在著,就連魯迅在碰到瞿秋白的時候也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有些時候,我們寧可在心裡一千遍一萬遍的對自己訴說,也不願跟身邊的人透露一絲半語。一些苦惱和煩悶,一些心情和境遇,別人不曾身臨其境自然不能感同身受,理解的也許能說些中肯寬慰的言語,然而敷衍的人至多只說幾句套話,會讓你立刻後悔坦露了心跡。將真實的自己深深地隱匿起來,再親密的人也會有顧忌,再相知的人也會有猜度。我們就像那一群渾身長滿了刺的豪豬——為了御寒,擠在一起;為了自保,維持距離。能找到一個什麼時候都可以說話的人,很難。另一個是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的康熙帝。後宮粉黛三千,他最愛的人是容妃。他到容妃那裡,最愛說的話就是:「朕想和你說說話。」然後,把一些國事家事傾訴一番。到後來,他不得已廢了容妃,每每鬱悶時,總要走到容妃宮前。但是,人去宮空,貴為千古大帝,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這兩個「成功人士」,對愛人的要求同樣簡單——能夠說說話而已。細細想來,也就如此:你幹的事情再偉大,再轟轟烈烈,你也是一個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凡人,也希望有一個貼心貼肺、知冷知熱、能深刻理解你的思想與情感的人在身邊,跟你交流、溝通。這樣,你就不至於孤單、寂寞。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找一個你愛與之聊天的人結婚,當你年齡大了以後,就會發現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點。」當時,我還以為這是小女人情懷。現在看來,不僅是女人,男人也有這樣的要求啊。那就找個你愛與她(他)聊天的人結婚吧。世界太大、太複雜,變化太快,拉住一個時時刻刻、隨時隨地能與之聊天的人的手,你就擁有了連康熙都沒有的幸福。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對愛情有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愛情應該是無所不言,是相依為命;是身處寂寥卻不感寂寞;是明知路漫漫、雪茫茫,卻仍感激能與你一同走過……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長大了,開始遵從「低調做人」的處事原則,凡事都要一聲不響……(轉自網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unnny 10 發表於 September 8, 2010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8, 2010 還真有這樣一個人唉只是是真的很好很好的朋友感覺上維持朋友關係,會比在一起(?)來得輕鬆、沒有負擔是吧是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布甘帆 10 發表於 September 8, 2010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8, 2010 人生得ㄧ知己 死而無憾~我身邊目前也真的僅有一個 (嚴格說起來啦~放寬的話就....四個~僅有的ㄧ個是國中好友真的~ㄧ生的好友大部分集中在國中時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貝v貝 10 發表於 June 12, 2011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2, 2011 一生總是在尋覓這樣的一個人。。但當真的遇見了。。卻又不懂得去珍惜。。應該要緊握現在?懷念過去?我知道我深深傷了這麼一個對我好的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Devilish羽德 11 發表於 July 15, 2011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5, 2011 還是那句話呀"真正的愛情,並不轟烈,並不黏膩,並不深情,真正的愛情,只是兩人適合一起生活的一種證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