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開放陸生來台 「就像雪隧效應」?


Recommended Posts

學雜費書籍,一學期公立約3,私立約6萬台幣,

生活費台北市每月1~2萬,

外縣市8千以上,

台幣對人民幣匯率約4:1

台灣的大學對大陸生有吸引力嗎

----------------------------------------------------------------------

開放陸生來台 「就像雪隧效應」?

2009/06/20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縣報導】

開放陸生來台好不好?宜蘭大學校長江彰吉認為對台灣學生會有正面激勵作用。

聖母護專校長陳建志則擔心會搶了台灣學生的就業、工作機會,就像雪隧效應,外人

更容易進來,本地資源外流也更快。

教育部高教司昨天在蘭陽技術學院,舉辦第13場陸生來台就學與採認大陸學歷座談會

,雖然高教司一再強調會堅守三限六不,但與會學者、民代、學生,有人樂觀,有人

悲觀。

宜蘭縣商業總會理事長李連福說,台灣向陸生招手,大陸一定會要求採認大陸學歷互

惠,屆時不是陸生來不來台問題,而是台生可能都跑到大陸去了,因為大陸費用比較

便宜,台灣私立大專院校可能倒得更快,不可不慎。

江彰吉說,該校今年第一次有大陸交換學生,兩名來自山東的學生非常認真,台灣學生

深受刺激,也用功起來;香港很多大學能擠進百大名校,就是因為開放招生,吸引優秀

陸生就讀,是良性循環,如果問他開放陸生來台好不好,他肯定說「YES」。

接著發言的陳建志也說「YES」,但他是指開放陸生來台後的負面影響。他說,每個

大專生一學期學費5萬元,但政府投資在他們身上要20萬到80萬元,這些資源都是人

民納稅來的,陸生能享用這些資源嗎?

他說,大陸很多東西都有山寨版,學歷難道沒有嗎?未來大陸學歷很難認證,為什麼

大家會這麼怕,因為學歷等於工作,對技職體系學生衝擊很大,建議台灣成立國際學

院,專門招收陸生,幫大陸訓練人才,學成後回國,就不用擔心影響台灣人的工作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接著發言的陳建志也說「YES」,但他是指開放陸生來台後的負面影響。他說,每個

大專生一學期學費5萬元,但政府投資在他們身上要20萬到80萬元,這些資源都是人

民納稅來的,陸生能享用這些資源嗎?

=============

在大陆读大学中学小学的台商子弟有多少?

按你的说法,占用大陆的教育资源

要把他们赶走

是不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個人是覺得無妨,有競爭才會刺激進步,不是嗎?

換言之,台灣人在大陸求學,豈不也用了人家的資源?

單純點看,其實我們都承認那麼多國家的學歷了,為什麼不能開放給大陸學生呢?

單就這點來說就有點淪於意識型態了。

難道只在害怕大陸學生,而不是其他國家的學生嗎?我們並沒有鎖國啊。

其實交流是好事,只是規則的細項並不是說說就好了。

害怕別人佔了工作機會,就努力點做比他更好。

只會嚷著不要,並不能改變什麼,不是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從一開始別人在反對就覺得莫名其妙了

如果只會說被大陸吃掉競爭力

那不就擺明了台灣學生不如人嘛?

那同樣到世界上競爭還不是被比下去

完全是政客自以為是的意識形態

難道把台灣學生保護的好好好就比較有競爭了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還有為過去投機取巧去中國唸大學的人解套。

中國方面有提出要求要雙方承認學歷,

不然唸台灣的大學中國方面未必要承認。

感覺就像到波蘭醫學院回台灣當醫生一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還有為過去投機取巧去中國唸大學的人解套。

中國方面有提出要求要雙方承認學歷,

不然唸台灣的大學中國方面未必要承認。

感覺就像到波蘭醫學院回台灣當醫生一樣。

應該只開放對岸教育部認可的重點大學

當然啦

不應該只限於對岸

對於其他國家應該一視同仁

若各位有看新聞就會發現

英國本地因為法律寬鬆

所以冒出了很多野雞大學

有些甚至只有一間公寓的大小

騙了許多外國學生者是說賣了許多假學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算我們開放陸生來台,人家還不一定肯念...

大陸的大學比台灣好的多的是...

不一樣的風格還是有吸引力啦

聽說北部某校女生打扮都很時髦,

一下課就放音樂跳起舞了。

這個在大陸應該看不到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流行嘻哈啦,locking啦

很隨性的,

跟大陸那種一板一眼的不一樣。

其實大陸也沒那麼死板啦,

看場所了,在班里跳舞的確很少見,

但平時同學在一起玩,也是很隨性的,

在KTV里唱歌,去溜冰,都是很隨性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大家基本上都没去过对方的地界儿实地看过 说得肯定不怎贴切 就算是本岸人也只有本笑生最了解本校风俗传统

是不?

去台湾的十有八九不是纯学知识的 而是出于同胞情节想了解 毕竟与其他地方相比

台湾的学术与大陆比都不占优 在台湾 陆生相反会受更多敌意 我个人不是太看好 不过推荐台生来大陆 处处优待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大家基本上都没去过对方的地界儿实地看过 说得肯定不怎贴切 就算是本岸人也只有本笑生最了解本校风俗传统

是不?

去台湾的十有八九不是纯学知识的 而是出于同胞情节想了解 毕竟与其他地方相比

台湾的学术与大陆比都不占优 在台湾 陆生相反会受更多敌意 我个人不是太看好 不过推荐台生来大陆 处处优待的

其實沒您想像那樣糟糕,還是有很多台灣人都很友善的,話說我也很想有大陸的同學(笑)

大陸的重點大學都很享有很多資源,在台灣高教的經費還是很不足。

這點我覺得是我們所該看齊的。

在浪費公帑充斥的同時,還是希望我們的政府多重視這環才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個人是覺得無妨,有競爭才會刺激進步,不是嗎?

換言之,台灣人在大陸求學,豈不也用了人家的資源?

單純點看,其實我們都承認那麼多國家的學歷了,為什麼不能開放給大陸學生呢?

單就這點來說就有點淪於意識型態了。

難道只在害怕大陸學生,而不是其他國家的學生嗎?我們並沒有鎖國啊。

其實交流是好事,只是規則的細項並不是說說就好了。

害怕別人佔了工作機會,就努力點做比他更好。

只會嚷著不要,並不能改變什麼,不是嗎?

說真的

沒錯

從一開始別人在反對就覺得莫名其妙了

如果只會說被大陸吃掉競爭力

那不就擺明了台灣學生不如人嘛?

那同樣到世界上競爭還不是被比下去

完全是政客自以為是的意識形態

難道把台灣學生保護的好好好就比較有競爭了嘛?

其實還不就是政治操弄

最簡單的問題想一下就明白了

台灣除了大陸

沒有承認學籍之外

其他國家不都承認了?

怎沒怎樣呢?

就算我們開放陸生來台,人家還不一定肯念...

大陸的大學比台灣好的多的是...

的確

台灣還一堆人考慮考北大

台大是啥東東?

差不多而已

愁...这都是阿共仔给人的印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都已經是「全球化」的時代了,想要生存下去,本來就要付出相對的努力來取得足夠的實力。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去的那些人是所謂的精英。耐力、實力、努力等等都不會少於別人。

怕找不到工作之前,不如先問問自己有什麼一技之長讓企業、政府機關選擇我們,而不是一味的怕人家跟我們搶,只要我們自己有被「利用」的價值,相信我們也不會輸給別人。

話說大陸人來拿臺灣的大學學位感覺佔不到啥便宜...畢竟台灣的學歷好像沒有那麼具有吸引力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都已經是「全球化」的時代了,想要生存下去,本來就要付出相對的努力來取得足夠的實力。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去的那些人是所謂的精英。耐力、實力、努力等等都不會少於別人。

怕找不到工作之前,不如先問問自己有什麼一技之長讓企業、政府機關選擇我們,而不是一味的怕人家跟我們搶,只要我們自己有被「利用」的價值,相信我們也不會輸給別人。

話說大陸人來拿臺灣的大學學位感覺佔不到啥便宜...畢竟台灣的學歷好像沒有那麼具有吸引力XD。

不錯不錯……

但不知道您的名字是否是要監控本人的意思……???: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