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發文者 17 發表於 May 12,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12, 2009 【部落革x熱線:2009母親節特別活動(誤)】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此為必看之延伸閱讀。(熱線出版,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連結:http://0rz.tw/ml9Q9)這次BLG的社課,請到了同志諮詢熱線的家庭小組人員來分享,所以我就頗有興趣的去參加了。因為,我想要聽到更多的故事,開更多的眼界,希望能因此幫上我們家那些板眾一些。這次社課的參加者,除了一些固定班底之外,還有一個歪果人(英文+日文=A=),以及兩位諮商中心的女老師。主要分享的的是家庭小組的志偉,他同時也是南部小組、老年同志小組的負責人,這邊的老年同志指的是50歲以上的同志們,他還特別說甲板那些19、20歲就說自己很老的那種不算=..=說得也是。由一些電影片段開場,主要是一些同志們與家人出櫃之後的發展,可想而知都是一些家長大崩潰的片段。包括什麼誰帶壞你了阿,期望孩子會變性向,視為錯誤等等的。說穿了,就是一些刻板父母印象的文本。先跳來講一些我自己觀察到的,或是感想。其實我認為,當父母聽到的那一瞬間,心裡會亂,會不知所措,就像其中一段影片中的媽媽所講的:「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讓我想到了我的媽媽。還是先繼續講影片的資料好了。影片裡的父母(而且大都是媽媽)有下列幾種反應:故作堅強/逃避/攻擊小孩/抗拒。她們提到了群眾的排擠,提到了親人的壓力。我之前看「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一書後,也是看到這些父母的動作與考量,我會認為,攻擊性的行為,是導因於他們原以為的世界,在孩子出櫃的那一瞬間崩毀。不是說我因此認為他們正確,只是,或許在一味的指責父母之前,或許,該多為他們想想。很多時候,旁人問父母為什麼不希望孩子是同性戀,他們的回答是「這樣子孩子會走得很辛苦」「這樣被人家排擠怎麼辦」。如果只看這樣子的動機,真的足以讓我掉淚。這篇文章或許因為我的表達不夠好,而板面導致有些混亂,還請大家見諒。這整篇我想要保持嚴肅的口吻啦,不過其實社課的時候是充滿歡笑的=)討論時有提到兩個現象,1.「為什麼被傾訴的都是媽媽?」雖然志偉是說通常父親的話較少,這樣戲演不下去,書也出不成,可是我認為應該是跟一般而言的父親形象有關,一般而言:嚴肅、保守、不苟言笑。嗯我當然知道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單親家庭就更不用說了。2.「父母說不出"同性戀"三個字。」總是以"這個"、"那個"、"你朋友"為替代,就是說不出同志,說不出同性戀三個字。這個我就想不出是為什麼了,我媽也是這樣(苦笑)或許是覺得沒有必要提?覺得字好多,都沒有圖。不過我這篇本來就定位在"嚴肅",所以不想看的人就跳出去吧!嗯不過我打算先在這邊截個斷,下一篇文章再來說熱線、家庭小組的緣起以及他們的一些活動。小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