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辯論賽


Recommended Posts

  • 1 month later...

辯論阿

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緊張

像我之前一緊張就說錯了許多話

會扣很多分的阿

還有別人問你問題

不要慌了

要努力的去回答他的問題

問別人的問題

要先準備好

而且要合乎辯論的內容

因為辯論的走向有很多種

如果問的問題不合情況

只會浪費你的質詢時間了

心得就是

千萬不要緊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卡路里格格 發表

請問遍論中的需根解損是什麼意思?辯論有什麼注意事項和技巧?

需 需要性 有沒有必要

根 根屬性 跟題目有沒有相關

解 解決例 解決方法

損 損益比 比較你的解決方法和原本方法的優缺點

解釋的很簡略,去問學校的辯論性社團會比較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遊梓翔的書滿不錯的,只是要有耐心就是了

我修正一下...

需要性...提出的論點真的有這個必要嗎(是為了什麼)

根屬性...你所帶來的好處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帶來的嗎?其他的做法是否也可以帶來相同的好處

解決力...你所提出的論點(政策)真的可以帶來這個好處或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或解決問題的效果有多少

損益比...把你的優.缺點和對方的優缺點做比較

....呀~~這是我學到的說法啦,可能不盡完善,書裡面的東西應該就完整多了^^"~~問學校社團裡的也很好用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或許大家常聽到這兩個名詞『需根解損』、『需根可損』、『需解可損』,其實兩個的意思是一樣的,而正反兩方的需根解損的定義又稍有不同,因此我把他們分開來解釋,而現在我們先解釋的就為正方。

例子:我國刑法應廢除死刑。

1正方的上位概念:(最基本需求性)

例子:我國刑法應廢除死刑。因此,要支持這個論點,一定有最基本的需要性,假設為人道因素,那麼正方就以人道立場作為最上為概念。

2需求性:(need)

為什麼要廢除死刑呢?啊,原來是死刑太不人道了,並且沒有尊重人生的權利……等等,因此『需要』廢除死刑,便是需求性。

3根屬性:

根屬性最簡單的話便是檢驗政策本身有沒有符合需求性。

最近的人道呼聲愈來愈大了,因此人權也愈來愈被重視,那麼這個論調一定有不少人同意,而且這個論題便是要廢除死刑,因此有符合需求性。

4解決力:

解決力的最基本意思政策本身能不能完全解決你的需要性。

簡而言之,如果要廢除死刑,就要提出新政來『解決』那些被判死刑的人。如無期徒刑,如果正方能提出證明:『無期徒刑的確是比死刑更好的政策』那麼他就符合解決力了。

5可行性:

可行性就是討論你的政策是否可行﹖簡單來說﹐萬一今天有人主張要把所有的刑責都廢除了,那這個政策就完全沒有可行性。

那麼,今天我們所舉的例子『我國刑法應廢除死刑』正方使用『無期徒刑』是不是真的能取代『死刑』,是不是『可行的』?這便是質疑可行性。

6損益比:

這個太過於繁雜,因此我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帶過。

你的政策實行,所獲得的利益,有沒有超過你付出的?這就是損益比較。

※ 觀念解說

事實上,3.4.5常常是混和在一起思考的,因此把根屬性與解決力搞混,是很常發生的事情,並不算是什麼大錯。

●正方所在一場比賽要做的就是這樣一直線的垂直防守,如果能從一到六慢慢的架構論點,到最後的損益比都可以成功的防守下來(注意損益比如同一棵樹最後的果實,所有的動作便是為了要保護這麼一顆果實),那麼一場比賽至此論點分數應算拿到,不過勝利與否,則視辯士技巧如何。

我從我弄得講義COPY下來的,一方面可以讓你看可不可以清楚些,一方面可以請大家指教一下哪有錯誤或寫的不好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延續前一章的正方,如果正方採的是『垂直防守』的政策,如反方要打的是『全反』的話,那麼就很好打了,只要從最基本需求性否定掉,那麼正方的論點分數應該就是拿不到了。

*反方如何打正方「基本需求性」?

△ 打法:最基本需求性就是前一章所講的,最上位概念,其實很少有人會從這裡開始打,但是就如前兩章提到的攻防堡壘政策,如果從地基直接打掉的話,那麼這個堡壘便不穩固,也就一瞬間會崩離瓦解。

※沒有最上位概念,就等於沒有理想,那麼試問沒有理想哪有手段?

*反方如何打正方「需求性」?

△ 打法:需求性,反方對於需求性可以採全盤否定政策

    例:上章的死刑,反方壓根不認為死刑該廢除,那那些被判了兩三個死刑的人,要繼續活著,危害社會嗎?那這樣不就傷害更多的人那是否又更為不人道?

※沒有需要性的政策就如同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沒有問題下面就甭玩了

*反方如何打正方「根屬性」?

△ 打法:其實反方要從此下手是非常困難的,除非正方本身提出的政策有著相當大的問題。

例:○1『我國應繼續興建核能電廠』,正方卻說我們來作核彈吧﹗那反方可以質疑核電廠與核彈根本不一樣,正方根屬性有問題。

   ○2『我國大專院校應廢除學分退學制』,正方卻說我們應該要廢除全國的大專院校,廢除了大專院校,自然也沒有學分退學制了。那反方當然質疑正方根屬性有問題,廢不廢大專院校不在此次題目的討論範圍內,我們的題目要保存大專院校的存在,才能討論『大專院校應廢除學分退學制』。

※沒了根屬性,就失去了要解決問題的關係,那麼試問這有何用呢?就如同寫國文卻用英文文法思考,那不是很奇怪?

* 反方如何打正方「解決力」?

△打法:反方認為正方的政策沒有辦法解決正方提出來的需要性。

通常正方被質疑3、解決力不足時都會提出“配套方案”﹐。不過﹐配套方案也有危險性﹐很可能被反方吃下來。沒有解決力的政策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答案﹐用它作啥﹖

※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那麼討論他幹麻?

* 反方如何打正方「可行性」?

△ 打法:反方認為正方政策根本沒有執行的方法,而其中理由便得靠辯士自

我的反應能力哩!

※無可行性,就等於一個無解的數學題目,那麼無解的數學題目,那麼無解的數學題目,你寫了你算出來的答案有何用途?

*反方如何打正方「損益比」?

△ 打法:反方比較正方所執行之政策所耗費的人力、資源、財力等等,皆比原本不改變之下,多了許多。

※其實損益比,我在上一章就提過,他是對方費盡千辛萬苦所保護下的『果實』當然是不容易被打掉,那麼如果我們從損益比前面幾項下手,則論點分數較可拿到,而在攻打之下也較為容易。

第三章 第二節 修正現狀 反方

簡而言之,是同意對方的,最上為概念、需求性,但在這種情況下,認為既定政策,便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已放棄上為概念、需求性這兩個戰場)。

 例:我國應繼續興建核能電廠

   正方最上為概念:現狀下臺灣缺電。

   正方需求性  :希望臺灣不要缺電﹐需要解決缺電的問題。

   反方同意以上兩點,但是反方可以認為這是現狀下的省電政策執行不力或者正在蓋的幾個火力電廠進度嚴重落後造成的,那麼只要徹底執行省電政策,還有火力電廠進度努力完成,那麼台灣就不會缺乏電力啦!

※盡量壓低變動成本的作法﹐就是修正現況。

第三章 第三節 相抗計畫 (新正方) 反方

簡而言之『相抗計畫』是把『奧瑞岡制辯論』還原回『國會式辯論』。

(請翻閱前面國會式辯論的講義),反方也提出一個能解決正方的需求性的政策,

但是相較之下,所耗費的人力、資源等等,是遠比正方少的(這個時候,損益比便為很重要的戰場),而相對的,原本反方所需要負擔的變動現況成本,反方也得吃一份起來(也就是說,如果正方所變動的相較於反方少,那麼這場比賽,很明顯的,正方便贏了),反方同樣得像正方有一套完整的垂直防守政策。(這就是為何稱之為新正方了)

 例:我國應成立色情特區

   如果反方的政策為『我國色情產業應就地合法』這便是一種相抗計畫。

二、三節觀念綜合釐清 修正現況及相抗計畫,其實兩種打法,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沒有一定的界線劃分,只是看觀看比賽的觀眾及裁判如何判定,但是裁判如果將此判定為『相抗計畫』而或是『修正現況』那最後形成的結果則大相逕庭。因為『修正現況』、『相抗計畫』這樣的打法必定變動成本比正方的低,(即損益比中的「損」)而既得利益,又不比正方的低(即損益比中的「益」)那反方所勝的機會便較為大。 

PS.內容全部是為我,編纂所以,如果要轉載請通知我一聲,如果哪裡寫錯了,也請通知我>"<,因為想要把我寫的東西集結成以後想要繼續發展的基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