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我對服儀的看法


Recommended Posts

先請各位屏棄成見

先想想各位完成令人驚羨的學業

正在一個進入知名大企業的面試會場

當叫到你的時候

你的服裝儀容應該是怎樣的?

1.全套西裝長褲黑皮鞋外加一頭油亮的頭髮?

2.T恤七分褲外加一頂棒球帽加耳環鼻環?

3.板中制服上衣加運動短褲配一雙藍白拖?

請各位思考一下

我先前當導師的時候

只要求我的學生兩件事

一是禮貌一是服儀

我很遺憾,一輩子念的學校都沒有要求我打領帶

所以到現在我還是不會打領帶

(也是有好處的啦,美麗女同學爭相要幫我打領帶,no kidding)

以前板中學生高高挺挺,制服筆挺內紮、皮鞋波光油亮

遺憾的是

後來有個外校師長問我

板中學生為何現在看來很沒有氣質?

我一時語塞,後來討論了一下

原來跟球鞋、制服不內紮、短褲等等服儀有絕大關係

可能各位會以自由、方便、不會被風吹等等理由

我只能在此跟各位討論分享我的想法

養成良好服儀習慣,對各位絕對有好處

手痛

先這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先請各位屏棄成見

先想想各位完成令人驚羨的學業

正在一個進入知名大企業的面試會場

當叫到你的時候

你的服裝儀容應該是怎樣的?

1.全套西裝長褲黑皮鞋外加一頭油亮的頭髮?

2.T恤七分褲外加一頂棒球帽加耳環鼻環?

3.板中制服上衣加運動短褲配一雙藍白拖?

請各位思考一下

我先前當導師的時候

只要求我的學生兩件事

一是禮貌一是服儀

我很遺憾,一輩子念的學校都沒有要求我打領帶

所以到現在我還是不會打領帶

(也是有好處的啦,美麗女同學爭相要幫我打領帶,no kidding)

以前板中學生高高挺挺,制服筆挺內紮、皮鞋波光油亮

遺憾的是

後來有個外校師長問我

板中學生為何現在看來很沒有氣質?

我一時語塞,後來討論了一下

原來跟球鞋、制服不內紮、短褲等等服儀有絕大關係

可能各位會以自由、方便、不會被風吹等等理由

我只能在此跟各位討論分享我的想法

養成良好服儀習慣,對各位絕對有好處

手痛

先這樣

不是平常穿著如何

面試就要那樣穿吧?

面試 上班當然會選擇 (1)

如果穿上皮鞋的話

那體育課是否要將球鞋帶來替換?

似乎有些麻煩

而制服不內紮 這樣比較舒適 好活動

短褲? 除了夏季體育課好像不會穿到短褲

(分享個人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完全贊同服儀是最基本的禮貌

但是怎樣才算正確的服儀呢

不同場合應該有不同穿法

面試當然有面試的標準穿著

我相信在學校除了上課外還是有很多活動

所以我甚至認為以到學校上學這個場合來看

穿皮鞋扎衣服打領帶其實並不怎麼合適

講個有點題外的話

最近大一新生剛進來

我同學就跟我說哪些是大一的他看穿著一眼就認的出來

我認真一看

真的是如此

在不同年紀對衣著觀念真的差異很大

所以老師跟學生對服儀的看法當然會有很大的不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可以反過來想

假設今天

社會的價值觀是不紮衣服是有精神

不穿皮鞋為了健康

而我們的師長

現在假設自己正在當學生

希望能跟學校爭能扎衣服

穿皮鞋很好看

學校不准

社會不准

請問

你們做何感想?

會不會

有跟我們一樣的反應

當然正式的場合要有正式的服裝

沒人認為上學是一個非常正式的場合

我們不是要去跟誰開會

我們不是要去參加重要典禮

學校是一個學術自由的地方

應該接納不同的聲音

別一昧的因成見反對

當然學生也應該自治

服裝代表學校

就不應該穿得髒兮兮

或很不整齊

這樣並不禮貌

這就有點影響到別人

學生事物,有該管有不該管的。

網路轉貼

轉貼自“我的信箱”網站 老師的悔過書 作者:謝瓊玉

去年,有某國中教務主任,因看不慣學生的頭髮,在朝會時怒摑學生耳光,當時,曾引起了軒然大波,老師因此寫了“悔過書”向學生道歉,發誓不再動手打人。

從“零體罰入法”到“髮禁解除”多數學校老師與行政人員,彷如天旋地轉,一直找不到管教學生的平衡點。

到底管教學生的底限在那兒?哪些事可以管,哪些事是不必管的呢?

我想起西方自由主義最重要的一個信條就是:你的自由絶不能仿害到別人的自由。這解釋很簡單,只要是不仿礙到別人的事,你都可以是自由的。

衣服髮膚、吃喝拉撒、學業成績,這些事,與他人權益不相關,卽使犯了錯也只能算是小過。

亂丟垃圾、擾亂上課秩序、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這些行為會影響到別人,犯了錯則是大過

整個人生的過程最好是“小過不斷、大過不犯”。

孔子說:「大德不逾矩,小德出入可也。」也就是這個意思。

“零體罰入法”其實爭議很大。“小過”可以不罰,“大過”不處理,很多教室恐怕將會變成“壞學生的天堂”。

學生們都是將來“公民社會”的主人翁。

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根據自己正確的教育判斷,實踐教育的責任。千萬不要在這一波教改的迷障中失去自信。

老師為了頭髮打學生耳光,老師寫了悔過書。

我的疑問是:除了頭髮,老師們為什麼不管管別的“大”事呢?

怎麼樣讓老師們用最有尊嚴的方式去教育學生,建立起共識,如何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找到不走極端的“平衡點”,應該是比“零體罰入法”和“髮禁鬆綁”這種權威、教條式的規定,更有意義吧!

-------引自全教會論壇wcc之發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倒覺得如果要我把衣服在紮進褲子

皮鞋在上油(對不起我穿勾勾)

那我真是會很困擾耶

我舉個例子,以前國小很愛包書套

包書套的好處,包完一個學期後,

書本還是漂漂亮亮的。

反觀我們的服儀

紮衣服、擦皮鞋一個學期後

看起來還真的很有精神!

這是的的確確的事。

不過問題是

你現在還會包書套嘛? 你還會跑去文具店

拿著一本本的課本,比對你要選購的書套嘛?

是啊,服儀也是這樣

我覺得時代在變,價值觀也會有所轉移

每天紮衣服,出門前上鞋油

這樣的行為,是否已不在符合時代所需求的

這都只是價值觀的差異

致使現在的價值觀會有所轉變,是因為生活變的更為方便了

但是大家都先想到最差的情況,例如穿的髒兮兮又很不整齊

板中生是很自制的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光哥 成見在你所說的場合是用不到的

這時候我當然知道要選1阿...

場合不同好嗎?

我當然也知道衣服紮起來+穿皮鞋看起來很有精神

但這裡是2008年的台灣校園好嗎?

說真的時代不一樣了

只因為現在社會上主要的一代是你們那一輩的

就要把你們的觀念套在觀念不一樣的我們身上?

看起來有精神 請問是給誰看?

是不是大我們很多的叔叔 伯伯 阿姨?

他們觀念中的有精神是不是就像你說的一樣呢?

那我真的只能說""起來有精神了

因為是看的人認為有精神

想想 這也不是挺悲哀的?

想法很好 但太矯枉過正了...

說那麼多 不就是在乎社會大眾對我們學校的感覺嗎?

為什麼在乎 我想校風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招生率吧?

希望校方是真的是在乎校風 而不是在乎衍生的招生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個人對服儀沒有多大執著

執著的是決定這一切的荒謬體制任何服儀規定都需要經過學生同意,這是我所強調的,畢竟穿的人是我們,而不是某高層

制服很好............但是管的人不好

戒嚴了..........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習慣"也是一個很大的重點

外校人看覺得沒氣質、沒精神之類的話應該是沒看習慣吧

個人在校園裡看到完全扎衣服進褲子的,臉看起來就沒精神(就我看到的而言)

而且大台北地區和其他地方也不一樣

我是桃園上來讀書的

每天看到桃園的學生都是一身運動服居多

因為校方規定制服一定要配皮鞋

大家覺得很麻煩所以可能一週只穿1~2次制服

當我說台北的學校只能穿制服進校門的時候

他們都覺得很不方便

不過

這只能說是"地區性"的問題吧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民情風俗~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